[发明专利]一种无钥匙车辆自动锁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4858.2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华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钥匙 车辆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锁,特别是一种通过遥控器无线遥控,无需钥匙的车辆自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车辆锁种类繁多,大多均为通过钥匙开启锁,但这种锁有很大弊端如开启锁需弯下腰,尤其在下雨、下雪天对老人小孩很不安全,另外当钥匙无意中丢失锁则无法打开,通常则需砸毁锁,还有通常的锁容易被小偷打开导致大量摩托车、电动车被偷,现在这种车辆丢失的现象非常普通,给车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钥匙的可防盗的车辆自动锁。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主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是由底座与上壳通过螺丝固定紧密结合而成,在所述锁体上开有锁槽,在锁槽上装有锁舌,锁舌在锁槽内可自由旋转,其特征在于:在锁体上同时设有一遥控电路板、左右两个马达、一个2.5-3.0cm齿轮,在该齿轮上再设置一个0.8-1.0cm小齿轮,同时设置一个1.5-2.0cm齿轮,在该齿轮上同样设置一个0.5-0.8cm小齿轮,左右两个马达分别与齿轮、齿轮通过螺旋齿轮紧密结合,在锁体上设有一锁孔定位片,所述锁孔定位片开有一孔槽,在锁孔定位片的正上方设有一锁栓壳,所述锁栓壳底部固定在锁体底座上,同时在锁体上设置了a、b、c、d四个控制器,其中a、d控制器置于齿轮与齿轮的右侧,c、d控制器设置于锁体上锁槽的下方部位,同时锁体上还设有两个电池连接口,在锁体上齿轮与齿轮的右侧设有一个思维连接开关,通过一根线路,其一端连接电动车的电瓶,另一端连接遥控电路板上的负极;通过一根线路其一端连接电动车的思维接口,其另一端分开连接锁体上的思维连接开关的左侧与遥控电路板的正极,同样用一根线路一端连接电动车的思维接口,另一端连接锁体上的思维连接开关的右侧,a控制器有三条线路分别连接遥控电路板、锁体上的右侧马达、b控制器,所述b控制器有两条线路分别连接a控制器、锁体上的左侧马达,c控制器有三条线路分别连接控制电路板、锁体上的左侧马达、d控制器,所述d控制器有两条线路分别连接c控制器、锁体上的右侧马达。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点还在于:在锁体上设有左右两个电池连接口,其左侧连接口通过一线路连接遥控电路板上的正极,其右侧连接口通过一线路连接遥控电路板上的负极,在所述电池连接口上可插上1.5V三节一体的电池组。所述锁栓壳长方形筒状或圆柱形筒状构成,在锁栓壳左侧中间部位设有一与齿轮相吻合的开口,右侧设有一长条形开口,在锁栓壳内部设有一锁栓。锁舌上设有一锁孔,在所述锁舌上开有思维开关槽,锁舌中间1/3部位带凹齿。思维连接开关由左右两片铜片构成,所述两片铜片的中间均有一凸出部位其互向对方突出,两片铜片的两端均由绝缘材料包制而成,左侧铜片的正下方设有一立体状绝缘柱体,该柱体的另一端套进锁舌的思维开关槽内。当该发明(发明)产品用于一自行车时,在左右两个电池连接口上可插上1.5V三节一体电池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遥控器无线遥控,省去了通常钥匙开锁的繁琐,同时其内部结构特性使得小偷无法打开锁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防盗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锁体上壳图。
图2为本发明锁体底座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本发明锁舌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配套电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产品锁体1由底座与上壳通过螺丝固定紧密结合而成。
如图3所示,锁体1上开有一锁槽2,在锁槽2上装有锁舌7,锁舌7在锁槽2内可来回旋转,在锁体1上同时设有一遥控电路板5、左右两个马达4、一个2.5-3.0cm齿轮6,在该齿轮上再设置一个0.8-1.0cm小齿轮14,同时设置一个1.5-2.0cm齿轮13,在该齿轮上同样设置一个0.5-0.8cm小齿轮5,左右两个马达4分别与齿轮6、齿轮15通过螺旋齿轮紧密结合,在锁体1上设有一锁孔定位片3,所述锁孔定位片3开有一孔槽,在锁孔定位片3的正上方设有一锁栓壳16,所述锁栓壳16底部固定在锁体1底座上,锁栓壳16由长方形筒状或圆柱形筒状构成,在锁栓壳16左侧中间部位设有半圆弧形开口,右侧设有一长条形开口,在锁栓壳16内部设有一锁栓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华,未经陈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4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