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3952.6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苏聘胜;李小利;赵静河;陈利冰;吴晓刚;阎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2;H01R13/60;H01R2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尤其是一种具有遮蔽外壳的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线缆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拆分成若干子线缆,以实现不同的功用。如中国台湾专利第D107659号就公开了一种线缆组件,线缆一端拆分为若干子线缆,子线缆的末端分别与若干插头电性连接,该等插头暴露于空气中。插头容易被灰尘或其他异物沾染而影响其工作性能,该插头未使用时,各插头会占据较大空间,且显得凌乱。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组件以克服前述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其既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保护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其包括线缆、若干插头及可套设于插头的壳体,线缆具有连接端,该连接端延伸出若干子线缆,各插头分别与对应子线缆电性连接,所述壳体滑动组装于子线缆,且该壳体设有容纳插头的收容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组件有如下功效:壳体可在插头不使用时,将插头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以避免外界的异物沾染插头,同时节省了插头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线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线缆组件正常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线缆组件未使用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线缆组件100包括线缆1、若干插头2及可套设于插头2的壳体3。
请参看图1、图2,线缆1具有连接端11,连接端11延伸出若干子线缆12,各插头2分别与对应子线缆12电性连接,连接端11设有将线缆1分解为若干子线缆12的分线器13,该分线器13与线缆1一体成型。该分线器13大致呈圆锥状,且该分线器13具有与插头2相对的接合面16及若干定位子线缆12的定位孔17。该定位孔17贯穿接合面,且在接合面的周边还设有凹陷部14。
壳体3通过注塑成型,该壳体3设有容纳插头2的收容空间31。壳体3包括定位壁32、自定位壁32周边朝插头2方向延伸形成的周边壁33及自定位壁32周边朝分线器13延伸形成的凸缘34,该凸缘可与凹陷部14配合。周边壁33与凸缘34成连续状,定位壁32与周边壁33共同围设形成可容纳插头2的收容空间31。定位壁32还设有若干通孔321,各子线缆12分别从分线器13的对应定位孔17中伸出并从定位壁32的对应通孔321中穿过,这样就实现了壳体3滑动组装于子线缆12,壳体3可沿子线缆12滑动于分线器13与插头2之间。
各插头2分别电性连接于子线缆12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头2为RCA连接器。特别参照图3、图4,在插头2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时,藉由凹陷部14与凸缘34的配合,可将壳体3固定在分线器13上,此时壳体3与分线器13整体呈郁金香花的形状,外形美观;在插头2未使用时,壳体3滑动至插头2一端,定位壁32这时具有止挡作用,其抵靠于插头2一端,同时各插头2均收容于收容空间31内,这样减小了多个插头2所占据的空间,且插头不易被空气中灰尘或异物沾染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