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0014.0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晶;赵纯亮;郭睿;杨金耀;蔡恒辉;刘炯斌;钱俊;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晶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变 超声 成像 引导 消融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手术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和推崇,并且已经被用于脑、肺、乳腺、肝、肾、前列腺、子宫以及骨等组织肿瘤的治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射频能量产生的大量热量,当局部温度超过45℃~50℃时,正常细胞内的蛋白发生变性、双层脂膜溶解、细胞膜崩裂,同时,细胞内外水分丧失,导致组织凝固性坏死,因此能够有效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
目前,现有的射频消融导管通常需要在X射线引导下进入到靶细胞所在位置,由于X射线提供的解剖结构信息有限,只能对射频消融导管进行定位,而不能较好地对靶细胞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监控,即使通过注射造影剂的方式可以观察靶细胞所在位置的管腔内壁结构,但却无法提供管腔外肌层、外膜层、管腔外周组织的解剖结构、靶细胞所在位置的血管厚度及血管弹性等细节信息,所以采用X射线无法实时监测消融灶消融前后的解剖结构信息以判断最终的消融效果。
另外在消融后治疗时,X射线无法在注射前有效识别靶血管是否畸形以及无法有效地监控微针进入靶向区域并引导控制微针合适注射深度,而如果靶血管的血管壁较薄或者钙化严重,注射后则会引起术后大出血,危及病人的生命。
因此,现有的射频消融导管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亟需一种新型的消融导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在消融导管的前端和前端侧面设置有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使得该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具备前向式及侧向式一体化的影像功能,不仅可以顺利引导该消融导管进入到靶细胞所在区域,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对靶向消融区域进行监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循环球囊、超声治疗换能器和内管,其中:
所述导管本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
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且所述内管的末端伸出所述导管本体;
所述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固定在所述导管本体前端,且所述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由一体化的前向部分、过渡部分和侧向部分组成,其中前向部分位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前端顶部,侧向部分位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侧面,过渡部分将前向部分和侧向部分平滑连接;
所述导管本体上与所述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侧向部分末端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中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超声治疗换能器和循环球囊,所述超声治疗换能器和循环球囊上设置相通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的侧向部分为直板状,所述渐变阵超声成像换能器的前向部分为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超声治疗换能器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轴线之间设置有角度,且所述超声治疗换能器的一端与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地,该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进一步包括:多个支撑球囊,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导管本体末端之间,所述多个支撑球囊相互分离,且均通过连接导管与所述内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管由内径不同的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管末端与所述连接导管之间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前段与所述连接导管之间部分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导管本体前端与所述支撑球囊之间的导管本体的材料为软质材料,所述导管本体末端与所述支撑球囊之间的导管本体的材料为硬质材料。
优选地,该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进一步包括:控制导丝和操作手柄,其中:
所述操作手柄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且可沿所述导管本体滑动;
所述的控制导丝前端固定在所述凹槽与支撑球囊之间的所述导管本体上,末端固定在所述操作手柄上。
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末端设置有多个连接管。
优选地,该渐变阵超声成像引导消融导管进一步包括:固定环,固定在所述导管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球囊之间,所述控制导丝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晶,未经黄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0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