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9606.0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吴澂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日通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王俊城 |
地址: | 3111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轴流 离心 风机 导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具有轴流风机流量大,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气流轴向进出的管道式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属风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轴流风机就是气流与风叶的轴同方向运行的风机,其性能特点是流量大、压力低;使用优点是安装简便、与管道同轴。其不足之处:压力较低,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及工艺送排风。
2、离心风机是将气流从叶轮前端中部吸入经圆周向外甩出,再从机壳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机,其性能特点是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产品,满足长距离输送及工艺送排风的需求。其不足之处:进出风口呈90o排布,安装位置较大且不能在同一轴线上布置风管。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两者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具有轴流风机流量大,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气流轴向进出的管道式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两者的长处集中的一种风机(管道式离心风机)上的设计,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充分利用轴流风机前进后出、方便安装布局的结构造型式;二是提高风压,使其在轴流风机的机型有利条件下达到离心风机的性能,以满足各种不同工艺的要求;三是科学设计,简化结构,降低加工费用,便于非标设备的拓展,具体体现在:一是将机壳由传统的蜗壳状改变为圆筒状,风机整体成为一种极其简单的圆筒形结构,气流在同一轴线上从风机的前端吸入后端送出,极大地方便了安装并省略了其他辅助设施;二是叶轮设计成锥形前盘的离心式叶轮,按各种不同参数的要求,叶片可采用前向、径向、后向型式;三是在叶轮前盘的外周设置整流导流器,与机壳结合,使气流由通常的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改变为直接从风机后部排出。本发明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出风端板、集流器、整流导流器、出风导流器、支座和电机组成。叶轮由叶片、前盘、后盘和轴盘组成,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可采用优质碳素钢或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经严格的动平衡校验,运转平稳。机壳做成承载负压的高强度结构,其材料也可按使用要求的不同采用优质碳素钢或耐腐蚀不锈钢制造。
技术方案1: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机壳呈管道结构,进风端板、出风端板分别安装于机壳的前后端,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风机,从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电机位于管道中心,离心式叶轮安装在电机轴上且离心式叶轮与进风端板之间设有集流器,其集流器收敛口适度插入叶轮的入口,顺利规束气流进入离心式叶轮;出风导流器安装于机壳内壁后部,其收敛端对准出风端板的圆口,规束气流由此排出;整流导流器焊接于机壳内壁,其收敛端与离心式叶轮的上部外缘间隙配合。
技术方案2: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的离心导流方法,其特征是: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离心式叶轮旋转,离心式叶轮旋转所产生的吸甩作用,使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集流器,使气流由通常的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改变为经出风导流器导流由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利用了轴流风机同轴进排风和离心风机压力高的优势,设计成一种全新的高压力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风机领域,使风机的压力上限由轴流风机的1000Pa提高到本发明的3500Pa,极大地拓展了同轴进排风风机的应用范围,满足了众多行业的需求;二是外形坚固、简洁、美观;三是安装极其简便,仅需装入管道中间即可使用;四是选材广泛,既可选用普通钢材,也可选用不锈钢材或塑料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管道式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日通风机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日通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