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适修改脉宽调变输出的脉宽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5357.8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0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裘卫红;张俊;艾米尔·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希尔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郭海彬 |
地址: | 加利福***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改 脉宽调变 输出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自适修改脉宽调变输出的脉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接收一第一脉宽调变(PWM)脉冲信号;
判定该第一PWM脉冲信号的一第一脉宽;及
首先产生一具有一大于该第一脉宽的第二脉宽的第二PWM脉冲信号,其中该第二脉宽系基于该第一脉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首先产生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进一步包括产生具有该第二脉宽的第二PWM脉冲信号,该第二脉宽针对一较大第一脉宽时系大于针对一较小第一脉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首先产生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进一步包括产生具有依据该第一脉宽的一函数而线性地增加的第二脉宽的第二PWM脉冲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基于一预定最大脉宽而限制该第二脉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在一经由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电流超过一预定最大电流的情况下,使该第二PWM脉冲信号的一脉冲自一高位准切换至一低位准,其中在该脉冲自该高位准切换至该低位准的情况下,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进行以下步骤中至少一者:停止产生该电流或限制该电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其次产生一具有一第三脉宽的第三PWM脉冲信号;
比较一经由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电流位准与一经由该第三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电流位准;及
调整该第二PWM脉冲信号的一脉宽或该第三PWM脉冲信号的一脉宽,以使得经由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电流位准与经由该第三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电流位准实质上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首先产生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进一步包括藉由多任务该第一PWM脉冲信号而产生该第二PWM脉冲信号,且其中该其次产生该第三PWM脉冲信号进一步包括藉由多任务该第一PWM脉冲信号而产生该第三PWM脉冲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首先产生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进一步包括产生具有依据该第一脉宽的一函数而线性地增加的第二脉宽的第二PWM脉冲信号,且其中该其次产生该第三PWM脉冲信号进一步包括产生具有依据该第一脉宽的一函数而线性地增加的第三脉宽的第三PWM脉冲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基于一预定最大脉宽而限制该第二脉宽或该第三脉宽中至少一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在一经由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第一电流超过一第一预定最大电流的情况下,使该第二PWM脉冲信号的一脉冲自一高位准切换至一低位准,其中在该第二PWM脉冲信号的脉冲自该高位准切换至该低位准的情况下,该第二PWM脉冲信号进行以下步骤中至少一者:停止该第一电流或限制该第一电流;及
在一经由该第三PWM脉冲信号而产生的第二电流超过一第二预定最大电流的情况下,使该第三PWM脉冲信号的一脉冲自该高位准切换至该低位准,其中在该第三PWM脉冲信号的该脉冲自该高位准切换至该低位准的情况下,该第三PWM脉冲信号进行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者:停止该第二电流或限制该第二电流。
11.一种用于自适修改脉宽调变输出的脉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相位组件,其经组态以基于一脉宽调变(PWM)输入信号的一脉宽而自适修改一第一PWM输出信号的一脉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功率级组件,其经组态以基于该第一PWM输出信号而将一电压或一电流中至少一者供应至一负载。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相位组件经进一步组态以基于该PWM输入信号的脉宽而线性地延长该第一PWM输出信号的脉宽。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相位组件经进一步组态以基于一预定最大脉宽而自适修改该第一PWM输出信号的该脉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希尔美国公司,未经英特希尔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3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