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环流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5254.1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闾宏;范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6 | 分类号: | F26B3/06;F26B2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流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机,特别涉及一种带式环流烘干机,属于饲料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带式环流烘干机,包括机体及位于机体内的输送带、循环风机,输送带水平设置,输送带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进料斗,另一端为出料端,输送带上铺设有物料层,输送带下方为配风室,配风室的热风进口位于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端,循环风机的出口风道垂直向下与配风室的热风进口相连通,循环风机的吸口风道与物料层的上方风道相连通。
物料层随输送带前进,经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在由循环风机驱动下,由输送带下部垂直上吹,物料的阻力使物料层上下产生压差,该压差使高温空气能穿过物料层,并带走物料中的水分,使其干燥,热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物料的前进方向呈“十”字交叉。
该带式环流烘干机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热空气被循环风机推动后,一边沿输送带下方的配风室向前流动即沿着输送带的幅宽方向流动,一边穿过物料层向上流动,由于热空气的流速较高,导致配风室中沿输送带的幅宽方向风压分布不均匀,从而使穿过物料层的气流不均匀,最终影响物料烘干均匀性。
2、高速气流在循环风机出口风道与配风室热风进口相连接的拐弯处产生涡流,气流阻力大,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式环流烘干机,能够使热空气均匀穿过物料层,提高物料烘干的均匀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带式环流烘干机,包括机体及位于机体内的输送带、循环风机,所述输送带水平设置,输送带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进料斗,另一端为出料端,输送带上铺设有物料层,输送带下方为配风室,所述配风室的热风进口位于所述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风道垂直向下与所述配风室的热风进口相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吸口风道与所述物料层的上方风道相连通,所述配风室中设有一组与配风室底板构成夹角的扰流板,各扰流板均沿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物料层的铺设长度等长,扰流板之间沿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等距离分布;各所述扰流板上分别设有旋转轴,各所述旋转轴相互平行且分别铰接在各自的旋转轴支座上,各所述旋转轴支座分别安装在所述配风室的底板上,各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机体外且伸出端分别安装有调节扰流板与配风室底板夹角的调节把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流体力学理论,流体的动能(即速度能)与势能(即压力能)可以相互转化,当气流的速度增加时,其压力下降,速度降低时,压力升高;在配风室设置一组扰流板即是利用该原理工作:当物料中某处气流速度低于其他位置时,可转动调节把手调节相应扰流板的角度,使其与配风室的底板夹角减小(趋于平缓),此时该区域内气流通道增加,速度减缓,气流压力随之升高,物料层上下压差增加,使穿过物料的气流速度提高;反之,当物料层中某处气流速度偏高时,反向调节即可;可以使物料中气流的均匀性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在烘干不同物料时,可以通过整体调节扰流板的角度,使得穿过物料层的气流速度提升或下降,提高了对品种的适应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旋转轴分别位于各自扰流板的下边沿。旋转轴设置在扰流板的下边沿,当扰流板转动至与配风室的底板成0°角时,扰流板贴合在配风室的底板上,扰流板上方的气流通道高度等于配风室的原始净空高度,可以达到最大的气流通道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项改进,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风道与所述配风室的热风进口相连接的拐弯处设有一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以拐弯处的内角为中心呈同心弧形式分布。同心弧形导流板间隔均匀设置可以消除拐角处的涡流,减小流动阻力,从而提高流动效率,降低能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隔均匀分布。各导流板之间的间隔均匀分布可以使气流更加均匀,流动阻力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式环流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位的放大图。
图4为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测试取样点分布图。
图7为软件模拟物料层内的气流速度曲线图。
图中:1机体;2输送带;3进料斗;4循环风机;5物料层;6配风室;7尾气排放口;8导流板;9扰流板;9a面板;9b加强筋;10旋转轴;11旋转轴支座;12轴承座;13调节把手;14循环风机吸口风道;15循环风机出口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