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的车缝方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0638.6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柯佛·杰克福;马尔斯·巴可恰哇;沙德·亚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利速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方向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缝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的车缝方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过程控制的缝纫机一般是自动化绣制复杂的图样,以取代人力操作,达到提升绣制图样的质量,或是用于在缝纫制品上缝设钮扣、装饰品等对象,具有提升加工速度及缝纫精密度的优点;而现有的过程控制缝纫机主要是在其工作平台上设置一夹具,夹持固定欲加工的缝纫制品,且该夹具通过一移动装置而对应该缝纫机的针车头(sewing head)在工作平台上进行二维移动,使缝纫制品随夹具位移,达到绣制图样或缝设对象的目的。
现有程控缝纫机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针车头被设计为仅能从单一方向对缝纫制品进行作业,致使缝纫制品必须自该特定方向置入该针车头并相对于车针时,则来自该缝纫机上部的线才能确定地形成线圈,与来自缝纫机下部线轴的线共同形成具高质量的锁边缝线(lock stitch seam);但现有缝纫机使缝纫制品在工作平台上进行二维移动时,该缝纫制品可能从二维平面的任一方向靠近缝纫机的车针,导致在车缝过程中,容易发生缝合不确实或缝线歪斜等降低缝纫质量的情况。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有发明人在美国第US 4498404号专利中披露了一种技术方案,主要是以一机械臂取代该二维移动的移动装置,该机械臂具有三个旋动接点,使缝纫制品被该机械臂控制,而在车针与工作平台之间旋动(rotating),达到能够保持从特定方向置入针车头进行作业。另外,有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在意大利第B093A 000113号专利中提出了另一种技术方案,其在针车头的针板上方设一具有车针的针杆,下方则设一具有线勾的线轴,通过令针杆与线轴同时旋转,使车针及线勾的相对位置不变,达到缝纫制品无论如何移动皆能够自特定方向置入作业。
然而,上述解决问题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自动化的缝纫机必须间歇性地使缝纫制品以极小距离快速移动,供以进行车缝作业,使得用于移动该缝纫制品的机械臂必须在具有快速加速度的情况下,精准地控制该缝纫制品的移动距离,造成该机械臂的制造成本及维护成本皆高,而难以符合产业界对于降低整体成本的要求。
2、目前自动化的缝纫机具有多种机型,而上述通过针杆与线轴同时旋转,使车针及线勾的相对位置不变的定位装置,并不适用于如圆筒台式缝纫机(cylinder bed head)等机型,因此仍难以有效解决现有缝纫机的车缝方向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车缝方向定位装置,它成本低,缝纫精准度高,并能够适用于各种自动化缝纫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车缝方向定位装置,其缝纫机设有一车针,该定位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传动件,呈圆环结构,中央凹设有一凹槽,该传动件设在基板上,一缝纫制品固设在凹槽底面并对应于车针;
一驱动单元,具有一伺服马达连接一驱动轴,该驱动轴末端设有一呈圆盘结构的驱动件,该驱动件的圆心处与驱动轴末端固结并设于该传动件周侧;该驱动件与传动件连结,该伺服马达驱动该驱动件旋转而连动该传动件及该缝纫制品与之同动,该车针的车缝方向与该缝纫制品的旋动方向呈正切状态。
本发明的车缝方向定位装置通过传动件与驱动件的棘齿配合,来达到高精准度的间歇性快速移动,控制缝纫制品的车缝方向,从而不仅提高了缝纫的精准度和缝纫制品的生产速度,还降低了设计、制造及维护的成本,并能够适用于各式的缝纫机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滑动托架远离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滑动托架驱动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基板 11:开口
12:抵缘 13:凸柱
14:托板 20:传动件
21:凹槽 211:容置口
212:定位销 22:环扣部
221:环凹槽 23:传动齿面
24:环状轴承 25:从动带
30:板体 31:枢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利速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利速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