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暖散热器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9496.1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杰;齐嘉卉;王新利;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市中亚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B21D39/00;B23K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周帅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暖 散热器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散热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采暖散热器是通过电弧焊焊接的方法将散热管与联箱管焊连为一体,即先在联箱管上加工出散热管安装孔,然后将散热管插入散热管安装孔,再用电弧焊将散热管与联箱管烧熔在一起。焊接的作用有二:一是将散热管与联箱管连接在一起,二是将散热管与联箱管之间进行密封。由于要保证散热管与联箱管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因此焊料层较厚,造成焊接量大,由此导致污染大、能耗高、生产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缺点。不仅如此,电弧焊接时的温度很高,焊接量变大会造成散热管与联箱管的变形量较大,焊接后需要整形,受操作空间的限制,焊接处焊渣的清除难度较大,整形和清渣两道工序在散热器生产成本中又占有较大的比例,致使生产成本加大。另外,由于散热管上没有定位面,散热管与联箱管不能相对定位,因此容易造成两联箱管不平行,难以保证散热器进、出水口的中心距。还有,现有的加工方法,其散热管插入联箱管内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二者的交接处容易积聚有害杂质而加快散热器的腐蚀,严重影响散热器的使用寿命,散热管插入较多使得联箱管内腔变窄,增加了散热器的水阻力,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暖散热器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焊接变形小,焊后不需要做整形和清渣处理,且能保证散热器进、出水口的中心距,该方法加工出的散热器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采暖散热器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两根联箱管上各加工出沿其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管安装孔,散热管安装孔为内端小外端大的不等径孔,在两根联箱管各自的一端或两端各加工出螺纹接头安装孔;
(2)在多根散热管的两端各加工出直径小于散热管本体的插接段,使插接段与散热管本体的过渡处形成定位台;
(3)将多根散热管与两根联箱管进行插接,使每一散热管的两插接段分别通过散热管安装孔伸入两联箱管的内腔并使其定位台顶靠在散热管安装孔的孔壁上,然后对每一散热管的插接段的端部进行扩口,使端部外翻形成翻边,翻边与定位台配合将散热管铆接在联箱管上;
(4)铆接完成后,在散热管安装孔的外端孔壁与散热管外表面之间形成的焊接区内进行钎焊,将联箱管与散热管焊连为一体;
(5)钎焊完成后,将螺纹接头焊接在螺纹接头安装孔内。
所述散热管安装孔为锥孔。
所述散热管安装孔为台阶孔。
所述台阶孔的大孔为锥孔。
所述两根联箱管的侧壁上各加工出一段内表面与外表面平行的平直段,散热管安装孔设置在该平直段上。
本发明的联箱管和散热管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联箱管和散热管的连接强度靠铆接就能保证,在焊接区进行钎焊的目的主要是实现联箱管和散热管之间的密封,不是为了实现连接的目的,当然钎焊后可以使联箱管和散热管的连接强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钎焊的焊接温度低,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小,变形小,也即是说,散热管与联箱管在焊接完成后的变形量非常小甚至不变形,钎焊焊接处光滑平整,因此,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加工的采暖散热器,无需再经后续的整形和清渣工序,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钎焊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改善生产环境。由于插接段直径小于散热管本体,插接段与散热管本体的过渡处形成定位台插接段插入散热管安装孔后,定位台顶靠在孔壁上,不但使铆接得以实现,而且可以对两根联箱管进行精确定位,能够保证铆接和焊接后的两根联箱管的平行度,两根联箱管的平行度得以保证,也就保证了散热器进、出水口的中心距。翻边不但使铆接得以实现,而且翻边的形成可以有效缩短散热管的插入量。插入量减少一是可以有效降低水阻力,提高散热效果;二是使有害杂质不易在散热管与联箱管的交接处积聚,减少散热器的腐蚀,延长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焊后变形小且能保证散热器进、出水口的中心距;加工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生产环境好、能耗低;该方法加工出的散热器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加工出的采暖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联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联箱管与散热管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结构的联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结构的联箱管与散热管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铆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市中亚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市中亚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