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9225.6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党渭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信达胶脂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0 | 分类号: | C11B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木蜡 脱色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方法,属于农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漆木蜡是我国资源极为丰富的一种生物蜡材料,目前尚未能广泛的商业化应用,源于其某些性能上的不足及精制改性成本太高。
中国是一个生漆使用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我国种植和野生漆树数量极其可观,其除产生漆外,漆树籽能生产漆木蜡和漆籽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漆树5亿株,漆籽产量500万吨,籽中壳重30%,壳中含蜡率15%-20%,因此,我国可获取的漆木蜡数量约15-20万吨/年。但目前在山区粗加工的漆木蜡杂质多、颜色深等缺点,对用于化妆品、家具上光、文具等方面而言,其不佳的颜色大大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
对粗制漆木蜡的脱色曾有一些报导,主要是用溶剂洗涤脱色或化学制剂脱色,这些方法是将漆木蜡在溶剂中加热熔解,然后通过溶剂和活性炭介质脱色,最后过滤去除活性材料,溶剂因着色而需蒸馏脱色回收。
此外,漆木蜡应用上的一个重要限制是材质韧性差,为此,可以通过化学、生物方法进行改性,但成本高且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方法,扩大其应用领域,提高其应用档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方法,以漆木蜡为原料,采用波长200-400nm紫外光照射,在合适的光照强度和时间下,有效让漆木蜡脱色;
并在使用二苯甲酮的光引发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漆木蜡脱色效果;在光照下能催化脱色。
并在再适量加入大豆油的条件下,使漆木蜡同时脱色和增加柔韧性;
所述光照强度为1×104 -1×106Lux;按单位面积流明值计算,应该在1×104 一1×106Lux (勒克斯)之间,过低的光照不能起到有效脱色作用,过强光照将引起材料的“焦化”。
所述光照时间为5-20分钟;
所述二苯甲酮用量为漆木蜡质量的0.05%-1.0%;
所述大豆油用量为漆木蜡质量的1%-20%;优选的大豆油用量为漆木蜡质量的5%-15%。
所述的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方法,紫外光源选用紫外灯管、碘灯管、或钠灯管,起脱色作用的光源波长在200-400nm范围内。
所述的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方法,所用大豆油为各种调和油、玉米油、棕榈油、或茶籽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紫外光照条件下,适量添加光引发剂和大豆油达到漆木蜡脱色及改性的目的。在200-400nm波长紫外光下,用初步精制漆木蜡(用活性碳吸附过滤去除其中的机械杂质和部分蛋白质),照射5-20分种,可以有效地“漂白”漆木蜡,色度从加纳色号的8号色降至5号(在60℃热水中比色)。为了改善漆木蜡的柔韧性,加入光引发剂二苯甲酮和5%-15%的大豆油,可以有效提高柔韧性,其针入度(按GB/T4985方法25℃条件下)从40℃提高到5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密闭暗箱中,置1KW紫外灯管一支,玻璃器皿在紫外光直照范围内,距离光源30㎝的玻璃器皿中放置漆木蜡30g,光强为4×105Lux,光照时间和漂白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信达胶脂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信达胶脂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