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散热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7801.3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薛坤;何清;周汉涛;李佳;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林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容积 散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散热设备的设计和应用,特别是一种容积式散热设备的设计及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一种新的储能方式,液流电池以其能量转换率高、使用寿命长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液流电池运转期间,电解液流经液流电池的泵和电堆,会带走泵和电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导热性能不佳的非金属管路系统中,处于常温工作的电解液所携带的热量会逐渐积累,导致电解液温度不断上升,当电解液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将严重影响到电解液的性状,致使液流电池性能衰减。
文献(朱顺良等. 大规模蓄电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2007, 26(2): 207-211)表明,目前,国内外的液流电池所采用的散热方式是:通过管路将散热设备、储液罐和电堆相互串接起来,散热设备因此成为电解液循环管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对循环过程中的电解液直接进行散热,从而达到对液流电池进行散热的目的。
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的储能手段,其显著特点是电解液依赖于泵进行循环。为提高液流电池的储能效率,需尽可能减少泵的功耗,故而,液流电池在设计和安装时,要求电解液管路系统尽可能的简明、通畅,通过降低电解液流动阻力损失的方式来减少泵的功耗。然而,文献中介绍的液流电池的散热方式,需要使用传统化工散热设备(如板式、管壳式等散热设备)。显然,其存在如下缺陷:首先,由于电解液需流经散热设备,电解液流动阻力损失增加,液流电池的储能效率下降;其次,为了安装散热设备,必然要增加电解液循环系统中管路接口的数量,因而,这种散热方式从根本上降低了电解液循环管路系统的整体密封性;再次,散热设备体积较大,会加大液流电池机组的体积,不利于设备的搬运和安装。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散热设备,其在实现对液流电池进行散热的同时,能够不增加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流动阻力损失,同时保证电解液管路系统的密封性,不增加液流电池机组的体积。
发明内容
为了在不增加电解液流动阻力损失的前提下,解决液流电池的散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积式散热设备,其与液流电池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均可以相对独立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采用的容积式散热设备包括蒸发器1、散热器2、压缩机3、制冷剂回流管路4、压缩机吸入管路5和压缩机压出管路6,其中,所述蒸发器1出口和散热器2入口由制冷剂回流管路4连通;所述散热器2出口和蒸发器1入口依次由压缩机吸入管路5、压缩机3和压缩机压出管路6连通;蒸发器1直接放置于液流电池电解液储液罐7中;制冷剂由压缩机3驱动在蒸发器1和散热器2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对液流电池的散热。
本发明所述的蒸发器1为盘管结构,其中单管横截面可采用单层或双层管壁结构设计,所述单层管壁结构8使用耐强酸腐蚀、耐高低温且耐高压的非金属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TFE、FEP和PVDF,其壁厚为0.1mm-1mm;所述双层管壁结构9,其外层材质和单层管壁结构8的可选材质相同,内层材质使用传热性能较好、耐高低温且耐高压的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铜、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其内外层壁厚分别为0.5mm-2mm和0.1mm-1mm。
本发明所述散热器2采用风冷或水冷方式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表现为:本发明将散热设备的蒸发器内置于液流电池电解液储液罐中,利用容积流的缓冲效应和容积式散热器的散热原理,在不增加液流电池电解液流动阻力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对液流电池进行散热。蒸发器内置于储液罐中,与储液罐形成一体,具有设备布置简洁、紧凑,不影响液流电池管路密封性,且散热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因不直接安装在电解液循环管路中,提高了液流电池管路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流电池用容积式散热设备的结构流程图。
图2是蒸发器的结构示例。
图3是容积式散热设备在液流电池中使用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识: 1-蒸发器;2-散热器;3-压缩机;4-制冷剂回流管路;5-压缩机吸入管路;6-压缩机压出管路7-液流电池电解液储液罐;8-单层管壁结构;9-双层管壁结构;10-电解液输送管路;11-蒸发器管束;12-液流电池电堆;13-散热设备主机。
图3中,所述容积式散热设备,除蒸发器及相关管路外,其余设备均安装在散热设备主机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按照图3所示容积式散热设备在液流电池中使用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完成散热设备在液流电池中的安装,本实施例测试了散热设备对液流电池的散热效果。散热设备及液流电池各要素及散热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林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林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