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6394.4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凤;王忠于;胡体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725;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界面 sim 耦合 射频 识别 手机 | ||
1.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双界面SIM卡和耦合标签,其特征在于:
双界面SIM卡设置在手机本体的SIM卡槽中,耦合标签设置在手机的后盖,耦合标签所在的平面与双界面SIM卡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所述的双界面SIM卡包括卡基和双界面IC卡模块,卡基上内嵌有双界面IC卡模块;
所述的双界面IC卡模块包括基材、电极膜片、RFID标签天线和IC卡芯片,电极膜片位于基材的上表面,RFID标签天线位于基材的下表面,IC卡芯片位于基材的下方,IC卡芯片通过连接线分别与电极膜片和RFID标签天线连接;
所述的耦合标签由天线和电容组成,耦合标签与所述的RFID标签天线彼此独立且能产生耦合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标签中的天线采用超声波绕线法、铜蚀刻法、铝蚀刻法、导电油墨丝网印刷法或者铜电镀法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基材料为PVC卡、ABS卡、PET卡、PETG卡或纸质卡。
4.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双界面SIM卡和耦合标签,其特征在于:
双界面SIM卡设置在手机本体的SIM卡槽中,耦合标签设置在手机的后盖,耦合标签所在的平面与双界面SIM卡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所述的双界面SIM卡包括卡基和双界面IC卡模块,卡基上内嵌有双界面IC卡模块;
所述的双界面IC卡模块包括基材、电极膜片、RFID标签天线和IC卡芯片,电极膜片位于基材的上表面,IC卡芯片位于基材的下方;IC卡芯片下方设置有另一基材,RFID标签天线位于该另一基材的上表面,IC卡芯片通过连接线分别与电极膜片和RFID标签天线连接;
所述的耦合标签由天线和电容组成;耦合标签与所述RFID标签天线彼此独立能产生耦合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其特征在于:耦合标签中的天线采用超声波绕线法、铜蚀刻法、铝蚀刻法、导电油墨丝网印刷法或者铜电镀法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界面SIM卡的耦合式射频识别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基的材料为PVC卡、ABS卡、PET卡、PETG卡或纸质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3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