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24451.5 申请日: 2011-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2068530A 公开(公告)日: 2011-05-25
发明(设计)人: 刘善新;王平;靳光乾;梁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36/746 分类号: A61K36/746;A61P9/10;A61P25/28;A61K31/045;A61K35/62;A61K35/64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立晓
地址: 250014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血管性 痴呆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在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获得性智力损害综合症。临床上以认知、记忆、语言运用和视空间技能损害为主。在我国发病率占痴呆的60%左右,且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血管性痴呆对人民健康的威胁越发严重。成为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人,中医药在本病的防治上日益显示出优势,取得一定进展。

痴呆在中医学中属于“呆病”、“善忘”“文痴”“颠症”等范畴,散见于古代医集中。《素问·调经论》云:“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血证论》中有“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指出“脑髓纯者灵,杂者钝,最忌浊邪壅塞。”《医学从众录》指出:“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医学心悟》:“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专立有呆病门,对病因病机分析甚详:“大约起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火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认识到郁、痰、脾胃虚弱在发病中的意义。而《石室秘录》提出“痰气最盛,呆气最深”。

200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在安徽合肥制定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治进行了规范,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7个类型。有学者提出的肾精亏虚是发病根本,肾精包括肾阴和肾阳。有学者认为瘀血为的主要病机,倡导以气血为纲辨证,并以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大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气血双治、痰瘀同治等,灵活运用祛风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血管性痴呆多迁延起伏,虚实夹杂,证候表现多样,临床辨证分型不易统一,文献报道多为临床辨证服用汤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种中药能益气,活血,补肾,醒脑,本发明中药制备工艺科学合理,服用方便。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其重量份比组成为:人参0.2-50份、川芎2-100份、当归2-100份、水蛭0.2-50份、地龙0.2-80份、淫羊藿2-100份、巴戟天2-100份和冰片0.01-9份。

上述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优选重量份比组成为:人参0.5-20份、川芎5-50份、当归5-50份、水蛭0.5-20份、地龙0.5-50份、淫羊藿6-50份、巴戟天6-50份和冰片0.02-6份。

上述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进一步优选重量份比组成为:人参1-7.5份、川芎5-12.5份、当归6-12.5份、水蛭0.5-4.5份、地龙3-8.5份、淫羊藿6-12.5份、巴戟天3-12.5份和冰片0.01-0.35份。

上述中药中,其中人参优选加工炮制成的红参。

一种防治血管性痴呆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参、水蛭、地龙分别粉碎成细粉;

(2)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结备用;

(3)将川芎、当归加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结备用;

(4)将淫羊藿、巴戟天与提取挥发油后的川芎、当归合并,加水煎煮并浓缩;

(5)将浓缩液加乙醇搅拌,静置沉淀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

(6)向清膏中加入人参细粉混匀喷雾干燥成细粉,或减压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7)将川芎、当归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冰片的β-环糊精包结物,水蛭、地龙细粉及步骤(6)得的浸膏细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润滑剂,压片,包薄膜衣。

上述的步骤(1)所述的人参、水蛭、地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细粉。

上述的步骤(2)为用冰片5-15倍质量的β-环糊精,加适量水研匀或搅拌,然后滴加冰片的乙醇溶液(冰片g∶95%乙醇ml=1∶1.5-5),再研磨或搅拌,包结物在30-50℃干燥,研碎,得冰片的β-环糊精包结物。

上述的步骤(3)为川芎、当归中加入其药物总质量3-8倍的水,提取挥发油4-10小时。

上述的步骤(3)为用挥发油5-15倍质量的β-环糊精,加适量水研匀或搅拌,然后滴加挥发油,再研磨或搅拌,包结物在30-50℃干燥,研碎,得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