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吡喹酮为母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2193.7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3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林;郭维;李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01N43/90;A01P5/00;A01P15/00;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喹酮 母体 表面活性 物质 及其 制备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吡喹酮为母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技术,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吡喹酮是中文商品名,其化学名称是2-环己基甲酰基-1,2,3,6,7,11b-六氢-4H-吡嗪并[2,1-a]异喹啉-4-酮。常温常压下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不溶,易溶于氯仿、乙醇等。吡喹酮是临床治疗线形虫、血吸虫等疾病的药物之一,具有服用方便,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吡喹酮为母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技术,该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在水面上自动扩散,并形成一层致密的分子薄膜。这种分子薄膜对线形虫、血吸虫尾蚴等寄生虫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吡喹酮为母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技术。
本发明所涉及的表面活性物质,是指以吡喹酮分子为母体,经硝化反应制得硝基吡喹酮后,然后将硝基吡喹酮进行还原制得氨基吡喹酮,再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类小分子化合物反应,所制得的表面活性物质。其中的环氧类小分子,是指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等。
发明中所述的通过硝化反应制备硝基吡喹酮,是指按摩尔比将1份吡喹酮在20-40份浓硫酸催化下,加入1.0-1.2份浓硝酸,在冰浴中反应5-8小时后,得到硝基吡喹酮。将硝基吡喹酮进行还原可制备氨基吡喹酮。具体办法是,按摩尔比将1份硝基吡喹酮,30-60份乙醇,5-10份铁粉,0.01-0.10份盐酸,80-100份水,室温下反应2-5小时,得到氨基吡喹酮。进一步将0.01-0.03mol的氨基吡喹酮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60-120℃后,加入0.001-0.002mol磷酸钙作催化剂,搅拌均匀,将反应器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保护,重复三次,然后加入0.01-0.30mol的环氧类小分子化合物,恒温反应24-72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后,用氯仿萃取,干燥,除去溶剂,即得到表面活性物质。
经上述方法所制备的表面活性物质,放入水面后,可立即沿水面自动扩散,并在水表层形成一层致密的分子薄膜,长时间漂浮在水表层。这种分子薄膜可将位于水表层的微生物如线形虫、血吸虫尾蚴等杀死、灭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按摩尔比取1份吡喹酮,加入20份浓硫酸溶解后,再加入1份浓硝酸,在冰浴中反应8小时后,加水至有沉淀析出,过滤,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硝基吡喹酮。
取1份硝基吡喹酮,加入50份乙醇,8份铁粉,0.05份盐酸,100份水,室温下搅拌反应5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蒸去溶剂,得到氨基吡喹酮。
取0.01mol的氨基吡喹酮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60℃后,加入0.001mol磷酸钙作催化剂,搅拌均匀,将反应器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保护,重复三次,然后加入0.03mol的环氧乙烷,恒温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后,用氯仿萃取,干燥,除去溶剂,即得到所需表面活性物质。将所得到的表面活性物质滴入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面后,发现在30分钟内,尾蚴的死亡率达97%。
实施例2
按摩尔比取1份吡喹酮,加入30份浓硫酸溶解后,再加入1.5份浓硝酸,在冰浴中反应7小时后,加水至有沉淀析出,过滤,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硝基吡喹酮。
取1份硝基吡喹酮,加入30份乙醇,10份铁粉,0.08份盐酸,80份水,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蒸去溶剂,得到氨基吡喹酮。
取0.01mol的氨基吡喹酮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85℃后,加入0.015mol磷酸钙作催化剂,搅拌均匀,将反应器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保护,重复三次,然后加入0.3mol的1,2-环氧丙烷,恒温反应72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后,用氯仿萃取,干燥,除去溶剂,即得到所需的表面活性物质。将所得到的表面活性物质放入含有线形虫的水面后,发现60分钟内,线形虫死亡率达90%以上。
实施例3
按摩尔比取1份吡喹酮,加入40份浓硫酸溶解后,再加入2份浓硝酸,在冰浴中反应5小时后,加水至有沉淀析出,过滤,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硝基吡喹酮。
取1份硝基吡喹酮,加入60份乙醇,5份铁粉,0.10份盐酸,90份水,室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蒸去溶剂,得到氨基吡喹酮。
取0.01mol的氨基吡喹酮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120℃后,加入0.020mol磷酸钙作催化剂,搅拌均匀,将反应器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保护,重复三次,先后加入0.08mol环氧丁烷和0.02mol 1,2-环氧丙烷,恒温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后,用氯仿萃取,干燥,除去溶剂,即得到所需的表面活性物质。将所得到的表面活性物质滴入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面,发现45分钟内,尾蚴的死亡率大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学院,未经赣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