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位调节方法和溢出水回收方法及水培容器和阳台种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1982.9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卫星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调节 方法 溢出 回收 水培 容器 阳台 种植 装置 | ||
1.一种硬管控制的水培容器的水位调节方法的特征是:为水培容器增加一个水位控制导管(3),水位控制导管(3)与水培容器壁上的孔连接,水位控制导管(3)在垂直方向上有系列的孔(9)或套接不同长度的微调导管(5),通过堵和打开这些孔(9),能提高或降低水溢出的垂直高度,或通过套接不同长度的微调导管(5),改变水溢出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管控制的水培容器的水位调节方法,其特征是:水位控制导管(3)与水培容器壁是紧密连接的,针对水位控制导管(3)主体在水培容器里的情况,水位控制导管的下端与水培容器底壁的孔紧密无缝连接,连接方式可以用螺纹管+橡胶垫两头固定成型,也可以用胶水+导管粘接成型,还可以与水培容器在生产中一次成形;针对水位控制导管(3)主体在水培容器外的情况,水位控制导管上的系列孔(9)与水培容器壁上的孔叠合。
3.一种软管控制的水培容器的水位调节方法的特征是:为水培容器增加一个水位控制软导管(3),水位控制软导管(3)与水培容器壁上的孔连接,水位控制软导管(3)是软管或褶皱管,软管或褶皱管可以弯曲或拉直,通过弯曲或拉直这些软管或褶皱管改变水位溢出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控制的水培容器的水位调节方法,其特征是:水位控制软导管(3)与水培容器壁上的孔是紧密无缝连接的,针对水位控制软导管(3)主体在水培容器里的情况,软管的一端直接无缝连接在水培容壁上的孔中,软管另一端向上或接一个浮子,上端或浮子上有一棵线(7),线的另一端连接了一个重物或固定在水培容器底,收放绳子可让软管弯曲或展开,从而改变水位控制软导管(3)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高低的控制,褶皱管一端直接无缝连接到水培容器壁上的孔中,另一端向上伸出,拉伸或压缩褶皱管,可以改变水溢出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高低的控制;针对水位控制软导管(3)主体在水培容器外的情况,把水位控制软导管向上弯曲再向下弯曲,通过调节向上弯曲和向下弯曲形成的高度差,可以改变水溢出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高低的控制,同时在向下弯曲处的最高点增加一个通气眼以避开弘吸现象。
5.一种水培容器溢出水无管道回收的方法,其的特征是:可调节水位的水培容器(23)垂直放在货架的不同层面上,水培容器壁有水位控制导管或水位控制软导管,溢出水从水位控制导管或水位控制软导管的下端溢出,利用重力的作用让溢出水垂直向下流到下一层的水培容器;层层垂直向下流到下一层的水培容器,最后溢出的水汇总到回收容器中,上层水培容器和下层水培容器中间没有密闭导管连接;还可以在水位控制导管的下端接一条防溅绳(4)。
6.一种硬管控制的可调节水位和溢出水无回收管道的水培容器,包括水培容器、容器壁上的孔、水位控制导管(3),其特征在于:水位控制导管(3)与水培容器壁上的孔连接,水位控制导管(3)在垂直方向上可以有系列的孔,这些孔可以堵和打开,堵和打开这些孔将提高或降低水溢出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的调节;水位控制导管(3)还可以再套接微调导管(5)提高水溢出的垂直高度,实现对水位的调节;水位控制导管(3)主体放置在水培容器里时,水位控制导管的下端与水培容器底壁的孔紧密无缝连接,连接方式可以用螺纹管+橡胶垫两头固定成型,也可以用胶水+导管粘接成型,还可以与水培容器在生产中一次成形;水位控制导管(3)主体放置在水培容器外时,水位控制导管上的系列孔(9)与水培容器壁上的孔(9)叠合;水位控制导管的下端可以连接防溅绳(4),或水位控制导管下端的内壁上有一圈斜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卫星,未经杨卫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9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球桌的库边插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台球桌的花式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