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1801.2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村山德雄;山本彩恭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G02B15/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光学 设备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变焦镜头,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包括:
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和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分别地改变,
所述第一透镜组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包括: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组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包括:第一负透镜、第二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一个正透镜,并且
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1.90<Nd11<2.50
1.90<Nda<2.50
1.86<Ndb<2.50
这里Nd11表示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的负透镜的折射率,Nda表示在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中的至少两个透镜中的、最靠近物体的透镜的折射率,并且Ndb表示在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比所述最靠近物体的透镜更加靠近图像的透镜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1.00<TLt/ft<1.80
这里TL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全长,并且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0.20<X1/ft<0.60
这里X1表示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并且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4.00<f1/fw<8.00
这里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0.80<(-f2)/fw<1.50
这里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1.20<f3/fw<2.00
这里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2.00<f4/fw<5.00
这里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所述最靠近物体的透镜是所述第二透镜组的透镜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透镜之一是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的正弯月形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比所述最靠近物体的透镜更加靠近图像的透镜是所述第三透镜组的透镜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透镜组,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非球面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非球面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非球面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具有非球面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由利用树脂材料形成的透镜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焦镜头,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分别地沿着光轴移动,从而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