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0743.1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王海松;李芳;漆琴;胥义;周新丽;刘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D06F58/20;A61L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防潮 杀菌 衣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柜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关注生活的细节,于是像“干衣”这样经常需要做的家务事也得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传统的干衣柜多采取电热干燥,一般先加热空气,再由热空气与目标物接触传热,使得其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目的,此法干燥速率较慢且能耗高。在冬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尤其是潮湿的地区,洗涤的衣物很难晾干,且易发霉,滋生细菌等,不易于穿着人的身体健康。虽然近年来已有相关技术的申请专利,例如CN 200620089697号“一种烘干衣柜”,CN 200620149525号“自动烘干衣柜”等。这些设计都有只是具有干衣的作用,在南方梅雨天等湿度较大的地区和季节,干燥的衣物很快又要受潮,反复干燥不仅带来能源上的浪费,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同时具有真空防潮杀菌和干燥多功能的衣柜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烘干衣柜,均是采用不同干燥方法使衣物得以干燥,不具有防潮和杀菌功能,因此反复受潮反复烘干,导致时间和能源的浪费。本发明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应用的是远红外干燥方法,此干燥方法具有穿透力,能内外同时加热;温度控制容易、热惯性小,升温迅速,不需要暖机,节省能源;远红外线干燥可产生干净的加热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真空技术产生真空环境,可以防止干燥好的衣物二次受潮,保持衣物的干爽性。同时利用臭氧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安全性的特性,对衣物进行杀菌。
一种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包括柜体和一扇柜门。
a)在柜体与柜门接触的内腔四周连接有密封圈;衣柜内顶层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臭氧发生器、空气流通风扇和风扇风道;衣柜内上部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挂衣杆;衣柜内侧面连接有远红外空气加热器;衣柜内中下部连接有衣柜镂空隔板;电磁排气阀位于衣柜侧面底部,真空泵和电源设置在衣柜外部底端,真空泵与真空泵抽气管相连,真空泵抽气管口穿过密封圈,与衣柜内腔连通;上衣柜门销钉、下衣柜门销钉分别在柜门的上下端,门锁位于两扇门的中部边缘。
b)控制面板在柜门的中间,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液晶电子显示屏、远红外空气加热器指示灯,真空泵指示灯,电磁排气阀指示灯,臭氧发生器指示灯,远红外空气加热器开启/关闭按钮,真空泵开启/关闭按钮,电磁排气阀开启/关闭按钮,臭氧发生器开启/关闭按钮,控制面板电路电源线分别与远红外空气加热器、真空泵、电磁排气阀、臭氧发生器及所有指示灯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是经风扇风道由空气流通风扇传播到柜体内腔的各部位。
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选用E型热电偶,直径0.3毫米。
所述远红外空气加热器采用功率为200~500瓦,节约能源。
所述隔板是镂空的,有利于隔板上下空气的交换。
所述真空泵是用来调节柜内真空度,达到防潮的目的。
本发明利用远红外干燥方法、真空技术及臭氧杀菌装置,使衣物干燥后不再返潮,并能对衣物进行杀菌,用户使用更安全、方便、省时省力,尤其适用于多雨、潮湿的地区和季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的镂空隔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真空防潮杀菌干衣柜的控制面板示意图。
A、门锁,B、控制面板,E1、远红外空气加热器指示灯(开启时亮起),E2、真空泵指示灯(开启时亮起),E3、电磁排气阀指示灯(打开时亮起),E4、臭氧发生装置指示灯(开启时亮起),F1、远红外空气加热器开启/关闭按钮,F2、真空泵开启/关闭按钮,F3、电磁排气阀开启/关闭按钮,F4、臭氧发生器开启/关闭按钮。1.空气流通风扇,2.上衣柜门销钉,3.风扇风道,4.臭氧发器,5.密封圈,6.真空泵抽气管口,7.下衣柜门销钉,8.真空泵抽气管,9.真空泵,10.电源,11.电磁排气阀,12.衣柜镂空隔板,13.远红外空气加热器,14.挂衣杆,15.衣柜内顶层,16.压力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8.液晶电子显示屏,19.控制面板电路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