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痉挛肌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8559.5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健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州市解放南路矿大科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痉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治疗仪,尤其是一种痉挛肌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以电流波刺激人体的方法来达到某种生理反映和治疗作用,已有多年历史,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治疗的电流波,它有各种波形,有直流波、正弦交流波、脉冲波,组合的脉冲波及随机波等,它们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均存在着疗效不够理想的弊端,尤其是对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疾病,还没有很理想的治疗仪器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用电流波刺激治疗痉挛性瘫痪的疾病疗效不够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痉挛肌治疗仪,该治疗仪是一种特殊的两路脉冲电流发生器,它是对既有的医用电流波刺激技术的种重大改进,该治疗仪通过A、B两组应用电极对输出的脉冲信号对痉挛肌及其对抗肌的交替电刺激来治疗痉挛性瘫痪和开展电刺激及电体操,使痉挛肌松弛,从而有效改善肌体的功能,是一种很理想的治疗仪器,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某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痉挛肌治疗仪包括机箱、操作控制面板、操作键、显示屏、输出插孔、电极应对片、D/A转换器、主板、信号放大电路、存储器、脉冲变压器、电源板、稳压电路和单片机,该治疗仪有一个立柜型手推式绝缘机箱,该机箱的顶面设有操作控制面板;该操作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操作键及脉冲波输出插孔;机箱内安装有电源板及主板,该电源板上安装有多路稳压电路,为整机提供直源电流;该主板上设有存储器、单片机、D/A转换器、信号放大电路和脉冲变压器;该电源板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及操作控制面板电连接;该单片机分别与操作控制面板、存储器及D/A转换器信号控制连接,存储器内存储有两组低频脉冲波形和编制的控制程序软件;该D/A转换器并顺序电连接有信号放大电路和脉冲变压器,该脉冲变压器与操作控制面板上的输出插孔连接,并插接有电极应对片。
该治疗仪输出A、B两组脉冲波,每一组脉冲波对应一个输出插孔,每一个输出插孔上均连接有两片电极应对片。
显示屏为高清晰度液晶显示屏。
操作键设有:参数调节键、同步/异步键、启/停键、退出键、选择键和确认键等,实现对该治疗仪的操作及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痉挛肌治疗仪是一种特殊的A、B两组脉冲电流发生器,它是对现有的医用电流波刺激技术的一种重大改进,通过A、B两组应用电极对输出的脉冲信号对痉挛肌及其对应的对抗机的交替电刺激来治疗痉挛性瘫痪和开展电刺激及电体操,使痉挛肌松驰,从而有效改善肢体的功能,是一种很理想的治疗仪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该痉挛肌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痉挛肌治疗仪的电路方框图。
附图3为该痉挛肌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4为该痉挛肌治疗仪的脉冲波形图。
图中,1.机箱,2.操作控制面板,3.操作键,4.显示屏,5.输出插孔,6.电极应对片,7.D/A转换器,8.主板,9.信号放大电路,10.存储器,11.脉冲变压器,12.电源板,13.稳压电路,14.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该痉挛肌治疗仪包括机箱1、操作控制面板2、操作键3、显示屏4、输出插孔5、电极应对片6、D/A转换器7、主板8、信号放大电路9、存储器10、脉冲变压器11、电源板12、稳压电路13和单片机14;该治疗仪有一个立柜型手推式绝缘机箱1,该机箱1的顶面设有操作控制面板2;该操作控制面板2上设有显示屏4、操作键3及脉冲波输出插孔5;机箱1内安装有电源板12及主板8,该电源板12上安装有多路稳压电路13,为整机提供直源电流;该主板8上设有存储器10、单片机14、D/A转换器7、信号放大电路9和脉冲变压器11;该电源板12通过导线分别与主板8及操作控制面板2电连接;该单片机14分别与操作控制面板2、存储器及D/A转换器7信号控制连接,存储器10内存储有两组低频脉冲波形和编制的控制程序软件;该D/A转换器7并顺序电连接有信号放大电路9和脉冲变压器11,该脉冲变压器11与操作控制面板2上的输出插孔5连接,并插接有电极应对片6。
显示屏4为高清晰度液晶显示屏。
操作键3设有:参数调节键、同步/异步键、启/停键、退出键、选择键和确认键等,实现对该治疗仪的操作及调节。
该治疗仪输出两组脉冲波,每一组脉冲波对应一个输出插孔5,每一个输出插孔5上均连接有两片电极应对片6。
在附图4中,T为输出脉冲周期;Ta、Tb分别为A路B路的输出脉冲宽度;Ia、Ib分别为A路、B路输出电流强度;T1为B路脉冲比A路脉冲晚出现的时间,称为延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健,未经马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假人大腿骨
- 下一篇:一种摄像机万向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