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的机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8234.7 | 申请日: | 2011-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鲍利平;黄兴刚;宋志华;宋拥军;高云;冯超;刘益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 地址: | 401321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驱动 转向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的机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车桥市场激烈的竞争,只有不断进行设计及工艺的改进,抓住产品的质和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行的汽车非驱动桥转向节经过改进设计后,轴上无通孔,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仍需要在轴上加工多个工艺孔,用于后续工序中的定位,而各工艺孔在产品使用上不需要,这无疑会加重钻孔工序的负担,增加机加成本,延长生产节拍,而且孔的精度也会影响定位精度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的机加工方法,解决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机加过程中仍需加工通孔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的机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轴端中心孔:在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毛坯的轴的端面钻一轴端中心孔;
第二步,粗车外圆:以轴端中心孔和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毛坯的框架端的内腔定位;
第三步,打框架端中心孔:夹持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毛坯的轴的外圆,在框架端的内腔钻一框架端中心孔;
第四步,再次钻轴端中心孔:以轴的外圆定位并夹紧,在镗床上切平轴端端面并再次钻轴端中心孔;
第五步,粗加工主销孔:以轴的外圆及框架端的端面定位,在框架端上粗加工主销孔及其端面;
第六步,研中心孔:将第五步得到的半成品进行调质后,研磨轴端中心孔和框架端中心孔;
第七步,半精车轴外圆:以轴端中心孔和框架端中心孔定位,半精车轴外圆;
第八步,精车外圆:以轴端中心孔和框架端中心孔定位,精车轴外圆;
第九步,磨轴外圆:以轴端中心孔和框架端中心孔定位,磨轴外圆;
第十步,钻框架端螺纹底孔:以轴外圆及轴端面定位,钻框架大面上孔及各螺纹孔的底孔;
第十一步,精加工主销孔及其端面:以轴外圆及轴端面定位,精加工主销孔及其端面;
第十二步,钻主销孔端面螺纹孔底孔:以轴外圆及轴端面定位,钻主销孔端面上各螺纹孔底孔;
第十三步,攻螺纹:包括攻限位螺钉孔螺纹、攻大平面上各螺纹孔和攻主销孔端面上各螺纹孔;
第十四步,铣圆弧R:以轴外圆及轴端面定位,铣圆弧R;
第十五步,铣锁紧槽:以轴外圆定位并夹紧,在轴的端部铣锁紧槽;
第十六步,清理零件交检验收。
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在机加过程中增加打中心孔工序,用中心孔定位,取代用轴上各孔定位进行机加的各个工序,主要对需用轴上孔定位的各个工序进行了改进。
本发明通过对机加过程中工序的改进,解决了钻孔工序负担,减少了机加成本,缩短了生产节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打轴端中心孔的示意图;
图2是粗车外圆的示意图;
图3是在框架端打中心孔的示意图;
图4是切轴端端面并再打中心孔的示意图;
图5是粗加工主销孔并铣孔外端面的示意图;
图6是研中心孔的示意图;
图7是半精车外圆的示意图;
图8是精车外圆的示意图;
图9是磨外圆的示意图;
图10是钻框架端螺纹底孔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
图12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3是图11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精加工主销孔及其端面的示意图;
图17是钻主销孔端面螺纹孔底孔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向视图;
图19是图17的向视图;
图20是攻限位螺钉孔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局部剖视图;
图22是攻大平面上各螺纹孔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右视图;
图24是图22的左视图;
图25是图23的局部剖视图;
图26是图24的局部剖视图;
图27是图24的局部剖视图;
图28是攻主销孔端面上各螺纹孔的示意图;
图29是图28的向视图;
图30是图28的向视图;
图31是铣圆弧R的示意图;
图32是图31的左视图;
图33是铣锁紧槽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非驱动车桥转向节的机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剂泡沫发生器及性能检测和评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泳池扶梯挡板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