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转发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7608.3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明;施伟伟;王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转发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波分系统中,需要对业务通道进行保护,在出现故障时,保护需要在50ms内完成倒换,这就要求保护信息的传递非常高速和处理非常快捷。
目前在波分系统中,保护信息是通过监控系统来传递的,监控系统的信息通过监控光在光纤中传输。
传输通道经常组成环网以进行保护,保护信息的传递分为带内和带外的方式,带内的方式受业务类单板的限制,带外的方式对于保护的方式和种类支持非常的灵活,但对保护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监控系统之间的组网形式一般有三层网络和二层网络。对于三层网络,一般由网管计算好静态路由下发给网元的路由单板,然后由有路由功能的单板进行转发。而对于二层网络,因为有生成树等类似的协议存在,会阻塞端口,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协议倒换一般在ms级别或者在秒级,协议倒换后才能传递保护信息,大大影响了传递保护信息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系统,以在以太网二层网络快速和稳定地传输保护信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应用于以太网二层网络的节点中,所述信息转发方法包括:
从非阻塞端口接收到所属组播组的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以及
若判断本节点存在阻塞端口,则采用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封装所述组播报文,并将封装好的组播报文发送到上游节点中与所述阻塞端口对应的阻塞端口。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方法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以太网二层网络为环形网络;
在所述从非阻塞端口接收到所属组播组的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协议计算出所述以太网二层网络中的节点的阻塞端口。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在所述节点接收到所属组播组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的组播报文为采用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封装的组播报文,则所述节点还对所述组播报文解封装。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为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格式。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中包括用于表示转发次数的字段,且该字段的取值表示的转发次数为1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转发系统,应用于以太网二层网络的节点中,所述信息转发系统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从非阻塞端口接收到所属组播组的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以及
封装发送装置,用于若判断本节点存在阻塞端口,则采用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封装所述组播报文,并将封装好的组播报文发送到上游节点中与所述阻塞端口对应的阻塞端口。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系统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以太网二层网络为环形网络;
所述系统还包括:
计算装置,用于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之前,根据协议计算出所述以太网二层网络中的节点的阻塞端口。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系统还包括:解封装装置,用于在所述节点接收到所属组播组的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之后,若接收的组播报文为采用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封装的组播报文,则所述节点还对所述组播报文解封装。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为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格式。
优选地,上述信息转发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包含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中包括用于表示转发次数的字段,且该字段的取值表示的转发次数为1次。
上述信息转发方法及系统,采用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封装保护信息的组播报文并转发,以及对接收到的采用穿越阻塞端口的格式封装的组播报文进行解封装并转发,从而可以快速、稳定地传输保护信息。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由网元构成的一个环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送组播报文的节点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接收组播报文的节点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信息转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由波分设备构成的一个二层网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介绍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内容可以用以下实施例解释,但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7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