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用限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9067.0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白附晶英;新川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限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限速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一直以来广泛使用的电梯用限速器,存在盘式限速器和飞球式限速器。以往的限速器的超速检测机构不存在旋转方向关联性。因此,无论在哪个旋转方向,都以相同速度进行超速检测。
但是,例如在轿厢的上升速度比下降速度快的电梯的轿厢侧限速器中,对应于轿厢的下降速度设定的超速检测机构在轿厢上升时也进行动作。因此,无法进行与轿厢的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分别对应的超速检测。
与此相对,提出有一种限速器,其在一个限速器中具备检测动作速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的超速检测机构。在该限速器中,绳轮的旋转经由棘轮传递至检测动作速度较慢的超速检测机构。另一方面,对于检测动作速度较快的超速检测机构,棘轮呈自由状态,绳轮的旋转不传递至该检测动作速度较快的超速检测机构。由此,在轿厢的上升速度比下降速度快的电梯的轿厢侧限速器中,能够进行与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分别对应的超速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72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限速器在向棘轮成为自由状态的方向旋转时,由棘轮产生振动和噪音,并且,由于棘轮部件的磨损而使限速器的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限速器,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振动和噪音的产生以及由于部件的磨损引起的可靠性的降低,并能够实现附加有旋转方向关联性的超速检测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用限速器具备:绳轮,其绕挂有与电梯的升降体联动的绳索,所述绳轮向一个方向的旋转速度根据所述升降体的上升速度而变化,并且所述绳轮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速度根据所述升降体的下降速度而变化;飞摆,其设置于所述绳轮的侧面,所述飞摆向所述绳轮的径向外侧移动的移动量伴随所述绳轮的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检测器,其在所述飞摆向所述径向外侧移动了预定量时检测出所述绳轮超速;止挡件,其设置于所述绳轮,在所述绳轮向两个旋转方向中的预定方向旋转时,所述止挡件相对于所述绳轮旋转移动成配置在所述飞摆的所述径向外侧,以防止所述飞摆向所述径向外侧移动所述预定量以上;旋转位置检测构件,其用于检测所述绳轮的旋转位置;物体检测构件,其设置为接近所述绳轮,所述物体检测构件在所述止挡件接近时检测到所述止挡件;以及判定构件,其根据利用所述物体检测构件检测到所述止挡件时的所述绳轮的旋转位置,来判定所述止挡件相对于所述绳轮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振动和噪音的产生以及由于部件的磨损引起的可靠性的降低,并能够实现附加有旋转方向关联性的超速检测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6为利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限速器的误动作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利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限速器的误动作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用于说明利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限速器的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的例子的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用限速器的与图11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恰当地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通常,电梯的井道由跨越建筑物的各层的、沿铅直方向延伸的空间构成。在井道上部设置有机房。在机房设置有曳引机。在曳引机缠绕有曳引绳索。在曳引绳索的一端悬吊有电梯的轿厢。另一方面,在曳引绳索的另一端悬吊有对重。此外,曳引机的旋转被控制装置所控制。随着曳引机的旋转,轿厢和对重以设定的速度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子晶体负折射效应的溶液浓度检测器
- 下一篇:电机编码器专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