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推振荡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8792.6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尹毅;李浩;萨韦里奥·特罗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5/18 | 分类号: | H03B5/18;H01P7/08;H03F3/4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刘光明;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推振荡器电路(push-push oscillator circuit)。
背景技术
双推振荡器是一种通常包括两个对称的平衡的带有相同基本频率和相反相位振荡的分支的电子器件。双推振荡器通过以这样一种方式结合两个平衡的分支而形成:基本频率信号被抵消而其二次谐振分量即二倍基本频率被构造相加并传递给负载。双推振荡器可被用于提供具有二次谐振频率的信号而不需要附加的倍频器。为了获得具有基本频率和二次谐振频率的信号,需要应用特殊的技术。已知的带有双重全差分输出的双推振荡器在例如US2007/0182502A1中被描述。
发明内容
如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推振荡器电路。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陈述。
根据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方面将会很明显并且被阐述。
附图说明
根据附图,仅仅通过举例的方式,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方面和实施例将被描述。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被用于表示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元素。为了简便以及清晰,附图中的元素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双推振荡器的实施例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的说明的实施例可能大部分是通过使用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子元件以及电路实施,细节不会在比上述所说明的认为有必要的程度大的任何程度上进行解释。对本发明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认识是为了不混淆或偏离本发明所教之内容。应注意,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差分信号可能包括两个有相同振幅和相反相位的分量。差分信号可通过两个端子被提供。传输线可以是材料介质或结构,所述介质或结构形成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通径的所有或部分以指向电磁能的传输。由于传输线可能有阻抗,其可被认为是电感器。由于电信号或电磁信号可穿过电感器被传输,如果对于有不同的频率的信号有低阻抗的话,电感器可被认为是传输线。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可被认为是这样的传输线:对于给定频率,所述传输线的电长度是四分之一波长或接近于一个四分之一波长,或这样波长的奇数倍数,对于有给定频率的信号有实质上无穷大的(或高的)阻抗。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准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可被认为是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对于有给定频率的信号具有高或实质上无穷大阻抗的电感器可被认为是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可能给有给定频率的信号提供很高的阻抗,实质上阻塞了这样的信号,但是允许有更低或更高频率的信号的传输。
双推振荡器电路可能包括第一振荡分支和第二振荡分支。每个振荡分支可能包括有源器件和储能电路(tank)。特别是,第一有源器件可被关联到第一振荡分支以及第二有源器件可被关联到第二振荡分支。储能电路可能包括电感器和/或电容器,特别是变抗器。振荡分支可以是对称平衡的。每个分支可适合于提供具有基本频率f0的信号,所述基本频率可能取决于分支的振荡特性,特别是,取决于分支的电容和电感。可认为两个振荡器分支共享电感器。振荡分支可能有带有相等的或实质上相等的电磁特性的分量,特别是关于电感、电容和对施加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的反应。基本频率f0可以是可调谐的,例如,通过改变调谐电压。可认为结合的对称平衡的分支代表双推振荡器核,因为可还被称作双推频率的二次谐振频率2f0可在共同的结合点上被生成。双推振荡器核可被看作电压控制振荡器。其可以是交流电压驱动振荡器或直流电压驱动振荡器。可设想使用任何种类的可调谐储能电路以提供可调谐频率。具有对称平衡的分支的基本频率f0的信号可被构件相加以在基本频率的二次谐振处,即基本频率的二倍2f0处,提供信号,而基本频率信号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未经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8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网印刷机
- 下一篇:空气极、金属空气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用空气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