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装绿茶饮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2616.1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笹目正巳;沼田惠祐;藤原冬树;水流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伊藤园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绿茶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装绿茶饮料,其为将由绿茶提取得到的绿茶提取液作为主要成分的绿茶饮料,将其填充到塑料瓶或罐等中而成。
背景技术
绿茶饮料不仅解渴,近年来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类等的生理作用受到关注,有时从增进健康的观点出发而被饮用。
但是,绿茶饮料含有咖啡因,据报道咖啡具有兴奋作用等,被认为导致头痛或失眠等。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或孕妇等摄取绿茶饮料时,有时担心咖啡因对这些人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咖啡因含量降低的绿茶饮料备受瞩目。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茶饮料的特征在于,含有鞣酸和咖啡因,鞣酸含量/咖啡因含量之比为30以上。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饮料,为含有(A)酯型儿茶素、(B)游离型儿茶素和(C)咖啡因的饮料,它们的含量为:
(一) (A)+(B)=500~6000mg
(二) (A)/[(A)+(B)]=0.7~1.0
(三) (A)/(C)=6~27
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饮食物的特征在于,相对于儿茶素类1重量份,以0.1重量份以下的量含有咖啡因,以0.1~20.0重量份的量含有环糊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3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678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4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在容器装绿茶饮料日益普及的状况下,对具有特有味道和香气的饮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单糖与二糖的总浓度、和二糖浓度相对于单糖浓度的比率调整到一定条件,从而提供一种容器装饮料,其中,该绿茶饮料的后味清爽,同时火香(芳香香气)强烈、味道不淡(日本特愿2009-47419)。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饮用方式的多样化等,变得要求低咖啡因的茶饮料,但是若使咖啡因含量降低,则与涩味相关的成分减少,存在不易感觉到浓度感的问题。
本发明人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主要调整饮料中酯型儿茶素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可以调整涩味与甜味的平衡,即使是咖啡因降低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也可以提供具有火香(芳香香气)所致的浓度感、具有涩味的醇厚感,同时味道舒畅的饮料。
因此,本发明提供具有火香所致的浓度感、具有涩味的醇厚感,同时具备舒畅味道,特别是即使在冷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的咖啡因量降低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特征在于,咖啡因浓度为小于90ppm,还原糖的浓度与非还原糖的浓度的总计的糖类浓度为100ppm~300ppm,非还原糖的浓度相对于还原糖的浓度的比率(非还原糖/还原糖)为13.0~23.0,酯型儿茶素的浓度相对于糖类浓度的比率(酯型儿茶素/糖类)为0.4~1.1。
如此,通过调整还原糖的浓度与非还原糖的浓度的总计的糖类浓度、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浓度比、糖类与酯型儿茶素的浓度比,形成咖啡因浓度为小于90ppm的低量、同时具有火香(芳香香气)所致的浓度感、具有涩味的醇厚感、并且具备舒畅味道、特别是即使在冷的状态下也可以可口地饮用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
本容器装绿茶饮料是将以提取绿茶得到的提取液或提取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填充到容器中而成的饮料,可以举出例如仅包含提取绿茶得到的提取液的液体、或者将该提取液稀释而成的液体、或者提取液彼此混合而成的液体、或者向这些上述任意一种液体中加入添加物而成的液体、或者将这些上述任意一种液体干燥得到的干燥物分散而成的液体等。
“主要成分”包括在不阻碍该主要成分的功能的范围内允许含有其它成分的意思。此时,不特定该主要成分的含有比例,但是提取绿茶得到的提取液或提取物,以固体成分浓度计,优选占饮料中的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占70质量%以上、其中特别优选占80质量%以上(包括100%)。
此外,对绿茶的种类不特别限定。例如广泛包含蒸茶、煎茶、玉露、抹茶、番茶、玉绿茶、釜炒茶、中国绿茶等分类为不发酵茶的茶,也包含它们2种以上共混而成的茶。此外,还可以添加糙米等谷物、茉莉花等香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伊藤园,未经株式会社伊藤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2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水稻一次性育秧机
- 下一篇:口腔护理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