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以及具备该空气抽吸喷射装置的电动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2045.1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健二;松村克巳;黑木义贵;小立彻;吉川达夫;恩田雅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5/14 | 分类号: | A47L5/14;A47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抽吸 喷射 装置 以及 具备 电动 吸尘器 | ||
1.一种空气抽吸喷射装置,与电动吸尘器所具备的抽吸软管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状的主体部,其一端为与上述抽吸软管的前端相连接的后端开口部,并且另一端为前端开口部,该管状的主体部的内部成为空气的主流路;
喷射流路部,其具有将空气从外部导入的喷射空气导入口和将所导入的空气喷射到外部的喷射口,该喷射流路部的内部成为从上述喷射空气导入口至上述喷射口的副流路;
动力风扇,其被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通过抽吸气流进行旋转,该抽吸气流是由于通过了上述抽吸软管的空气的抽吸而在上述主流路中形成的气流;
喷射风扇,其被设置在上述喷射流路部的内部,与上述动力风扇连动地进行旋转,在上述副流路中形成从上述喷射空气导入口朝向上述喷射口的喷射气流;以及
喷射切换部,其允许或者限制从上述喷射口向外部喷射上述喷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切换部是流路切换部,对上述副流路与上述喷射口的连接和断开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切换部是流路开闭部,该流路开闭部在与上述动力风扇或者上述喷射风扇相比靠近抽吸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处打开或者断开上述主流路或者上述副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动力风扇收容部,该动力风扇收容部被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述主流路中,内部收容上述动力风扇,
上述动力风扇收容部具有面向上述主流路的内部抽吸口和从外部导入空气的抽吸空气导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空气导入盖构件,该空气导入盖构件以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方式对从上述抽吸空气导入口到上述主流路的空气流路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流路部被设置在上述主体部上,该喷射流路部的内部的副流路与上述主体部的内部的上述主流路合流,且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前端开口部兼作上述喷射流路部的上述喷射口,
并且,上述流路切换部被设置在上述主流路与上述副流路合流的部位,是改变位置以封闭上述主流路和上述副流路中的一方的阀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射流路部被设置在上述主体部上,该喷射流路部的内部的副流路沿着上述主体部的内部的上述主流路而到达上述前端开口部,
上述流路开闭部是仅断开上述主流路的阀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部的外部具备与上述阀构件的位置变化连动的杆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抽吸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端开口部被设置为与上述主体部分开的其它构件即旋转开口部,该旋转开口部相对于上述主体部能够沿着该主体部的圆周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在该旋转开口部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孔和封闭孔,该封闭孔与该贯通孔相邻接且与上述主体部相连通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
上述喷射流路部设置在该主体部上,在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旋转开口部相连通的一端上述主流路与上述副流路相邻接,且上述旋转开口部的贯通孔兼作上述喷射流路部的上述喷射口,
并且通过使该旋转开口部进行旋转以使上述封闭孔与上述主流路和上述副流路中的一个流路相连通而使上述贯通孔与另一个流路相连通,由此上述旋转开口部作为上述流路切换部而发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20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