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音吸收布帛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7216.1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一史;田中智也;小尾留美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1Q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吸收 布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在布帛的至少一个面上进行金属加工而成的噪音吸收布帛。
背景技术
由于个人电脑、大屏幕电视等电子机器、手机、无线LAN等无线通信机器等的真正普及,处理的信息量显著增大。因此,这些电子机器以及无线通信机器更加高容量化、高集成化、高速通信化,对尽快处理增大的信息量、更有效地传输的要求越发强烈。为了满足这些要求,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的时钟频率以及电子机器所使用的传输频率移位至高频侧,且通信机器的利用频率也变得更高。
据报告有由于利用频率升高,由电子机器产生的噪音容易引起其他机器产生工作不良的情况;由于与通信机器中所利用的电波的干涉,在电子机器、通信等方面容易产生不良情况等。
因此,对于电子部件、传输线路等而言,或者对于通信系统而言,以防止电磁波的干涉为目的,作为所谓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对策,吸收由电子机器产生的噪音的噪音吸收体的必要性增强。
而且,已经转变为普及型社会,移动型的个人电脑增加,手机也更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因此,需要可以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备、材料等。
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软磁材料分散于树脂中而成的噪音吸收片材,已经被实用化。上述噪音吸收片材发挥性能的原理在于,分散于树脂中的软磁材料捕捉电磁波,进行磁性极化,由于此时的磁性损失,电磁波转变为热能。由于上述软磁材料为粉末,因此需要在树脂中混炼、分散,但由于软磁材料为硬度高的粉末,因此难以将其以更高浓度均匀地分散于树脂中。此外,由于制造的片材难以在辊上卷绕,因此并不适于电子设备等的连续生产。
进而,由于上述噪音吸收片材为将高比重的软磁材料粉末分散而成的片材,厚度也厚,所以难以安装入狭窄的地方。此外,上述噪音吸收片材的基质树脂考虑到使用方便性一直选择橡胶状物质,但难以安装入曲率高的地方、而且难以折弯使用。
进而,为了应对更高频率,已知有将软磁材料的组成以及结构复杂化而得的粉末用于噪音吸收片材。例如,也尝试了使用稀有金属和/或微量元素作为软磁材料的原料来制备更复杂的化合物,从而控制磁性,但产生了成本的问题。也尝试了使用针状、鳞片状等的软磁材料提高软磁材料的极化,但软磁材料的浓度升高,非常难以制成均匀的片材,在成本以及处理性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已知以上述软磁材料为首的磁性材料只对某一特定的频率发挥效果,难以吸收宽频带的噪音。
因此,也研究了混合对各种频率有效的颗粒,再进行片材化。但是,混合颗粒时,存在各颗粒的效果降低、难以吸收宽频带的噪音、进而难以片材化等问题。
专利文献3和4中公开了将软磁材料或金属在树脂片材的表面上进行加工而成的噪音吸收片材。但是,由于上述噪音吸收片材在树脂片材、薄膜状材料上蒸镀有软磁材料或金属,因而表面平滑,难以更高性能化。因此,为了实现高性能化,也尝试了分割功能、进行多层化、层压化,但高性能化很难,并且更厚而难以使用。
专利文献5和6中分别公开了片状复合磁性材料和噪音吸收体。但是,专利文献5和6中记载的物品都具有平滑的表面,因而由于金属本身所具有的导电性,电磁波的反射变强,阻碍电磁波的吸收。
如专利文献3~6中所示,在薄膜、片材等平滑面上形成磁性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层时,磁性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层变得平滑,磁性材料或金属材料本来所具有的导电性显著化,由于其较大的电导率,电磁波被反射。这些与其说吸收噪音,不如说由于电磁波共振而增大噪音。
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将含有导电性纤维的层与含有磁性材料的层层压而成的噪音吸收片材。但是,专利文献7的噪音吸收片材的噪音吸收性能主要是由磁性材料所产生,并不清楚导电性纤维是否具有噪音吸收性能。进而,在导电性纤维的比例大、电导率过大的领域中,存在电磁波的反射变强、阻害吸收性能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8中,使导电性纤维分散于树脂中,代替专利文献1或2中公开的软磁材料。但是,专利文献8中所使用的导电性纤维为通常的材料,不具有噪音吸收性能。即,由于将导电性纤维仿佛作为针状的软磁材料的代替而分散于树脂中,因而其噪音吸收性能不及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软磁材料的树脂分散片材制品。此外,作用原理也未明确,完全不能发挥噪音吸收性能,而且电磁波的反射过强等,作为噪音吸收片材不具有实用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303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51918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01474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7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两侧齿面不同螺旋角的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还款提醒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