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L形端子的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7136.6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4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大前隆;财津加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端子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L形端子的绝缘结构,其中连接到承载高压电流的屏蔽电线的L形端子被收纳在具有优异电绝缘性的内壳内。
背景技术
图13示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常规的用于L形端子的屏蔽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在该结构中,L形端子82压接于屏蔽电线81的芯线81a并且通过螺栓连接而连接到位于车辆地板下方的电机的电极83。导电屏蔽壳85通过螺栓连接而固定到电机的接地覆盖件84,并且L形端子82被收纳在屏蔽壳85内部。屏蔽电线81的导电编织物81b通过螺栓连接而连接到带有接头端子86的屏蔽壳85。另外,用于另一根屏蔽电线81的接头端子(未示出)与接头端子86装接在一起。屏蔽壳85和屏蔽电线81的绝缘护套81c由橡胶索环87覆盖以用于防水。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29391(图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常规的用于L形端子的屏蔽结构,在屏蔽壳85和L形端子82之间不存在绝缘体。因此,有必要在屏蔽壳85和L形端子82之间提供大的空间,导致了屏蔽壳85及相关部件的结构尺寸增加。特别地,存在如下方面的使担心:当将这样的结构应用于屏蔽连接器(未示出)时,屏蔽连接器的结构尺寸将增加。此外,存在在不使用螺栓连接的情况下,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固定L形端子82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L形端子的绝缘结构,该绝缘结构能够以紧凑且可靠的方式电磁地屏蔽L形端子,并且能够容易地且牢固地固定L形端子。
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L形端子的绝缘结构,该绝缘结构包括绝缘分体内壳,其中该绝缘分体内壳设置有L形端子收纳部,该L形端子收纳部包括:电接触部侧收纳部,其覆盖连接于屏蔽电线的L形端子的电接触部;以及电线连接部侧收纳部,其覆盖L形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电接触部侧收纳部由导电屏蔽壳覆盖,并且电线连接部侧收纳部由导电壳覆盖,该导电壳连接于所述屏蔽壳并且连接于所述屏蔽电线的屏蔽部。L形端子通过所述内壳而与所述屏蔽壳和导电壳绝缘。
根据上述结构,L形端子对于配对端子的电接触部由内壳的电接触部侧收纳部覆盖并且与外屏蔽壳可靠地绝缘。同时,L形端子对于屏蔽电线的电线连接部由内壳体的电线连接部侧收纳部(即,正交于电接触部侧收纳部的部分)覆盖并且与外导电壳体可靠地绝缘。因此,可以在不产生空间浪费的情况下,将屏蔽壳和导电壳定位成靠近L形端子。
此外,L形端子能够容易地固定在L形内壳内,而无需使用诸如锁定矛杆的锁定装置。换言之,通过内壳的电线连接部侧收纳部阻止了L形端子的一个部分,即电接触部,的轴向(前后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内壳的电接触部侧收纳部阻止了L形端子的另一个部分,即电线连接部,的轴向(上下方向)移动。
此外,屏蔽壳和屏蔽电线的屏蔽部(例如编织物)连接到导电壳。因此,例如,防止了已经从外侧进入到屏蔽壳和导电壳中的噪声被传输到L形端子,并且该噪声经由屏蔽电线的屏蔽部接地。因此,不包含噪声的电流从L形端子运送至配对端子。屏蔽连接器通过用绝缘外壳覆盖屏蔽壳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对防水的需要,则可以设置密封件)。
而且,根据第二方面,内壳包括单个端子收纳部并且被设计成在L形端子的宽度方向上分体。
根据上述结构,连接到屏蔽电线的L形端子根据屏蔽电线的数量被收纳在各内壳中并且通过该内壳绝缘。通过锁定部使所述一对分体内壳相对于彼此锁定。
此外,根据第三方面,内壳包括以平行方式相互附接的多个端子收纳部,并且内壳被设计成在L形端子的厚度方向上分体。
根据上述结构,L形端子逐个地布置在各端子收纳部内,并且通过在L形端子的厚度方向上闭合所述一对分体内壳而使各L形端子绝缘。所述一对分体内壳通过锁定部而相对于彼此锁定。
此外,根据第四方面,屏蔽电线的屏蔽部通过屏蔽端子连接到导电壳,并且屏蔽端子被布置成靠近并且沿着内壳的电线连接部侧收纳部。
根据上述结构,L形端子在内壳内绝缘,因此用于接地的屏蔽端子被布置成靠近L形端子而不会造成空间浪费。由于屏蔽端子连接到导电壳,所以屏蔽端子可被布置成靠近导电壳或与导电壳相接触。
发明的有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7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