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带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560.1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6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斯·R·怀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印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2/02 | 分类号: | B41J3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色带盒。
背景技术
击打式打印是产生于打字机行业的建立已久的领域,击打式打印变得适应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此,基本打印技术保持相同:浸渍墨水的色带在可打印介质(纸张、薄膜、卡纸等)和击打锤之间并置。该介质放置成抵靠压纸卷轴,以使得在锤击打色带时将墨水从色带转印到介质上,在介质上产生墨迹。由于打印速度提高,所以在供应色带中需要更大的墨水容量和耐久性。已经用各种方式来解决这种需求,包括采用更长和/或更宽的色带卷、提高色带的耐久性、改进墨水的质量、和提高通过使色带卷从墨水储槽重新加墨可获得的墨水量。
已经开发了用于存储色带并将色带传送到打印机中的打印台的两种基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方法曾经是并且仍然是在两个卷轴内存储色带的长度。在发生打印时,色带卷轴相互旋转,持续地在两个卷轴之间来回传输色带。在色带存在于一个或另一个卷轴上时,墨水从色带卷上的更靠近中心的区域向色带上的经过打印操作而使得墨水转印离开的那些区域扩散。但是,由于高墨水粘度和相对低的墨水量,通过扩散进行的转移是缓慢而有限的,以致于除了均匀分布的打印图案之外,在加墨的色带接近使用寿命中期时,由于供应色带上的墨水浓度梯度而在打印的介质上会出现打印密度的显著变化。
存储加墨色带并将加墨色带传送到打印台的第二种方法对第一种技术的缺点有显著地改进。这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作色带盒并且可以基本上被描述成一个盒,在该盒内以莫比乌斯环(mobius loop)形式存储加墨的色带,并且通过沿着一个方向连续地将色带拉动经过一系列辊和引导件而将加墨的色带传送到打印台。由于莫比乌斯半扭转,即使对于不均匀的打印图案,在色带盒的使用寿命中墨水倾向于被更均匀地转印离开色带。
但是,通常,设计具有固有限制和不足,莫比乌斯盒也不例外。盒设计中的某些固有不足包括:1)由于沿着色带宽度的张力变化而引起的色带跟踪问题(其中色带横向移位而未对准),2)由于抵靠磨损塑料表面的磨损、或者在色带跟踪误差使得边缘太接近打印区域的情况下来自打印锤的冲击而引起的色带边缘损伤,以及3)色带阻塞问题,即色带挤入到盒的受限空间中导致过大的色带张力以致于驱动机构不能释放出被挤入的色带。
通常采用电机来驱动色带运动。塑料齿轮或压紧辊连接到电机轴,塑料齿轮或压紧辊相对于反方向旋转的齿轮或辊操作(反方向旋转的齿轮或辊被径向加载为抵靠驱动辊),以使得在两个齿轮或辊之间穿过的色带被强力地从打印机构区域拉入到盒壳体内的保持体积或“填塞盒”中。在填塞盒的远端处布置窄门,离开的色带环持续穿过该窄门以像孤立的个体卷一样流动。穿过门之后,色带被引导经过两个三角形壁,这两个三角形壁被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由水平取向的门分隔开,以使得在色带卷经过这些特征的边缘时快速翻转莫比乌斯扭转。一旦以此方式进行半扭转,色带经过拥挤点(通常由片簧组成,该片簧抵靠盒壳体中的竖直肋部边缘而弯曲),这在色带卷中提供足够的反张力,以确保精确地平移经过印刷台。色带卷持续经过印刷台并返回到盒入口点,因此完成回路。
填塞盒区域中的色带构造的特性是连续色带分段的一个随机取向堆叠,连续色带分段来回折叠成“S”状图案并通过色带的某种更平直分段而“首尾”连接。这些堆叠的图案的取向和长度都是随机的,以使得在色带离开填塞盒区域时在该离开的分段中在张力、接近角和与相邻色带折叠部分的摩擦方面产生很多不同。在填塞盒区域和出口门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色带的这些蜿蜒分段将被向上撑起抵靠出口门并将被离开的卷拖入到门中,从而引起色带阻塞。在色带卷穿过窄隔离门离开填塞盒时色带动态的这种现象,使得将单一离开卷从剩余堆叠中分离开的任务更加棘手。因此,需要设计结构障碍(例如顶板和底板上的肋部以及聚合侧壁),以延缓填料色带的前进,只允许现有分段前进到出口门。这些方法(肋部和聚合侧壁)是本领域中已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印力公司,未经普印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