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烃二次开采的注水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9344.1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穆罕默德·亚曼·伯吕克;白江;布莱恩·弗朗西斯·霍金斯;罗伯特·约斯特;福雷德·瓦斯穆特;赵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伯塔创新技术未来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E21B43/2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二次 开采 注水 | ||
1.烃二次开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注水组合物通过含有烃藏的地层,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组合物包含水和增稠聚合物,所述增稠聚合物的浓度为所述注水组合物的0.01重量%至1重量%,所述增稠聚合物包含:
(a)羟基乙基纤维素骨架聚合物,所述羟基乙基纤维素骨架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000至2,000,000;和
(b)疏水改性剂,所述疏水改性剂在所述增稠聚合物中的取代度水平为所述增稠聚合物的0.1重量%至2重量%,其中,所述疏水改性剂包含含有10至24个未取代碳原子/基团的基于烷基烃的材料。
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被配制成具有2mPa.s至100mPa.s的粘度并且能够注射到所述地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的浓度为所述注水组合物的0.05重量%至0.2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改性剂的所述基于烷基烃的材料含有12至18个未取代碳原子/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述疏水改性剂在所述增稠聚合物中的所述取代度水平为所述增稠聚合物的0.1重量%至1.5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烃藏具有迁移率,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具有迁移率,并且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比率不大于10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适合于能够从渗透性试验介质的上游端通过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到达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下游端,其中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初始渗透率为小于10达西,使得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所述上游端处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具有初始浓度,并且在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所述下游端处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具有最终浓度,并且使得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的所述最终浓度大于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的所述初始浓度的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所述比率不大于5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所述比率不大于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所述比率不大于2∶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适合于能够从渗透性试验介质的上游端通过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到达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下游端,其中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初始渗透率为小于10达西,使得所述注水组合物在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所述上游端处具有初始粘度,并且在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所述下游端处具有最终粘度,并且使得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最终粘度大于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初始粘度的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所述比率不大于50∶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所述比率不大于1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所述迁移率与所述烃藏的所述迁移率的所述比率不大于2∶1。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适合于能够从渗透性试验介质的上游端通过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到达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下游端,其中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初始渗透率为小于10达西,使得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所述上游端处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具有初始浓度,并且在所述渗透性试验介质的所述下游端处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具有最终浓度,并且使得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的所述最终浓度大于所述增稠聚合物在所述注水组合物中的所述初始浓度的9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水组合物的粘度为2mPa.s至5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伯塔创新技术未来公司,未经艾伯塔创新技术未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93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