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5233.3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久伸;冈本泰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83/02 | 分类号: | H01H8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低电压配电系统中进行过电流保护和接地电流保护的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具有在发生漏电时将交流电路切断的功能,来防止发生交流电路的事故。该漏电断路器能够切换作为进行其切断(断路)动作的漏电电流的值的灵敏度电流、或切换作为延时动作时间的设定值的延时时间。
这样的漏电断路器大致分为日本国内型的漏电断路器和外国型(欧美型)的漏电断路器。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日本国内型的漏电断路器。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国内型的漏电断路器10的结构图。漏电断路器10具备零相变流器11、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12、滤波电路13、漏电检测部14、延时切换用设定部15和脱扣驱动部(引外し驱动部)16。
这样的电路结构的漏电断路器10按照下述方式动作。
零相变流器11中,未图示的主电路导体贯通铁芯11a,若流过主电路导体的负载电流中包含由接地等产生的接地电流或由漏电产生的漏电电流(下面,将这些电流称为不平衡电流),则从该输出线圈11b输出与不平衡电流成比例的2次输出电流信号。该2次输出电流信号被输入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12。
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12中,能够从高灵敏度到低灵敏度阶段性地对能够检测出的2次输出电流信号进行切换设定。这里,利用未图示的设定开关,切换连接在输出线圈11b的两端的电阻。这样,通过改变电阻值,进行灵敏度的切换。灵敏度切换范围能够设定为100mA/300mA/500mA,能够进行从通常灵敏度(100mA)到低灵敏度(500mA)的切换设定。然而,不能设定后述的高灵敏度(30mA)。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12,向通过灵敏度切换设定的电阻值输入2次输出电流信号,输出检测动作电压信号。
滤波电路13,从经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12输出的检测动作电压信号,输出除去了成为误动作的原因的噪声成分后的检测动作电压信号。除去噪声成分后的检测动作电压信号向漏电检测部14输出。
当输入的检测动作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时,漏电检测部14输出驱动电压信号。驱动电压信号向延时切换用设定部15输出。
延时切换用设定部15内置有未图示的能够进行延时时间的切换设定的延时切换开关、根据由该延时切换开关切换设定的延时时间进行切换的多个充电电阻、和利用由这些充电电阻决定的充电电流充电的充电电路。于是,若预先利用延时切换开关对延时时间进行切换设定,则选择与该延时时间对应的充电电阻,连接于充电电路。若对延时切换用设定部15输入驱动电压信号,则开始对充电电路充电。这时,与延时时间一致的充电期间,来自充电电路的输出不是规定电压。延时切换用设定部15,从开始对充电电路充电起经过延时时间后,结束对充电电路的充电,向脱扣驱动部16输出达到了规定电压的驱动电压信号。
在输入驱动电压信号时,脱扣驱动部16驱动未图示的主电路接点的开闭机构部,使主电路开路。
这样的日本国内型的漏电断路器10具备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12与延时切换用设定部15,能够分别独立地设定灵敏度切换与延时切换。此外,国内型遵循的JIS规格(JIS C 8371)中,高灵敏度(30mA灵敏度)时,为了人体保护的目的,被限定为必须非延时形(高速动作形)。换言之,为了人体保护的目的,能够进行延时设定的漏电断路器10不能切换设定为高灵敏度(30mA灵敏度)。
下面,说明外国型(欧美型)的漏电断路器。外国型(欧美型)的漏电断路器,将其他结构的独立的漏电保护单元与配线用断路器组合使用。参照附图说明这样的外国型(欧美型)的漏电断路器。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外国型的漏电断路器20的结构图。漏电断路器20具备零相变流器21、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22、滤波电路23、漏电检测部24、延时切换用设定部25和脱扣驱动部26。
这样的电路结构的漏电断路器20按照下述方式动作。
零相变流器21中,未图示的主电路导体贯通铁芯21a,若流过主电路导体的负载电流中包含不平衡电流,则从其输出线圈21b输出与不平衡电流成比例的2次输出电流信号。该2次输出电流信号被输入灵敏度切换用设定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