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网络实体之间代理发现和协商以建立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4672.2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蒙特莫罗;布里安·爱德华多·麦科根;斯蒂芬·麦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8/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实体 之间 代理 发现 协商 建立 对等 通信 方法 装置 | ||
相关申请
本专利要求于2010年8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868,542和于2009年10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48,325的优先权,且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将它们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网络通信,且具体地涉及建立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无线局域网(WLAN)之类的无线网络部署允许当无线终端在这些无线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的附近时让这些终端访问其他设备和服务。另一种访问这种设备和/或服务的方法涉及使用对等(P2P)连接,在对等连接中,无线终端可以与另一无线终端、设备或服务直接通信。然而,建立P2P连接的已知方法要求大量的用户参与,以提供正确的配置信息并发现能够进行P2P通信的其他设备。这通常被证明是使人失望的,并且可能打消很多用户尝试建立这种P2P连接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示例无线局域网(WLAN)拓扑。
图2示出了根据开放系统互连标准(OSI)模型的通信层架构。
图3示出了经由无线接入点来发现对等(P2P)能力并建立P2P连接的示例无线终端。
图4示出了经由无线接入点来发现P2P能力并建立P2P连接的示例无线终端,该无线接入点可经由网络以通信方式耦合。
图5示出了在不使用接入点的情况下经由无线网络来发现P2P能力并建立P2P连接的示例无线终端。
图6示出了网络中的用于促进无线终端的发现P2P能力并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的控制点。
图7示出了无线接入点中的用于促进无线终端的发现P2P能力并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的控制点。
图8示出了无线终端中的用于促进其它无线终端的发现P2P能力并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的控制点。
图9示出了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多个控制点。
图10示出了在网络环境中的由位于分离位置的控制点构成的虚拟控制点。
图11示出了形成多连接P2P会话的无线终端。
图12示出了示例终端能力数据结构。
图13示出了示例控制点管理数据结构。
图14示出了表示在无线终端之间经由无线接入点的通信的示例消息流程图,该通信用于发现彼此的P2P能力并建立P2P连接。
图15示出了表示在无线终端和控制点之间的通信的示例消息流程图,该通信用于发现彼此的P2P能力并建立P2P连接。
图16示出了表示由图6至10和15的控制点所协助的P2P能力动态更新过程的示例消息流程图。
图17A至17C示出了在布置在无线终端之间传输的P2P能力和配置信息中使用的示例模式(schema)。
图18A和18B示出了指示在网络中一个或多个P2P服务可用的示例P2P能力消息。
图19示出了可以用于实现本文所述示例方法和装置的示例无线终端的框图。
图20示出了可以用于促进在无线终端之间的P2P能力发现和P2P连接的示例控制点的框图。
图21A和21B示出了表示示例过程的流程图,可以使用计算机可读指令来实现这些示例过程,以发现P2P能力并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
图22示出了表示示例过程的流程图,可以使用计算机可读指令来实现这些示例过程,以使用控制点来发现P2P能力并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
图23示出了表示示例过程的流程图,可以使用计算机可读指令来实现这些示例过程,以使用控制点来动态更新无线终端的P2P能力并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P2P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下面公开了包括在硬件上执行的软件等组件在内的示例方法和装置,应当注意到这种方法和装置仅是说明性地,且不应当将其视为限制。例如,可以预期单独用硬件,单独用软件,单独用固件,或用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任意组合来体现这些硬件和软件组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因此,尽管下面描述了示例方法和装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意识到所提供的示例不是实现这种方法和装置的唯一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 下一篇:多媒体串流显示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