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血管健康的包含豆类提取物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2432.0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申贤贞;金镇官;金采旭;朱璟美;郑然守;林庆珉;徐大方;朱泳协;李尚骏;朴永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
主分类号: | A61K36/484 | 分类号: | A61K36/484;A61P3/04;A61P3/10;A23L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万志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促进 血液循环 增强 血管 健康 包含 豆类 提取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健康的包含豆类提取物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现代人摄取更多的脂肪。但他们倾向少量运动并承受不同的压力。随着饮食生活的改变,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疾病正在上升。特别低,血液循环障碍被认为会引起记忆下降,困倦,注意力不集中,慢性疲劳等症状。
血液循环是指身体内的血流以特定方向流动,而血液循环障碍指血管变得缺乏弹性,且胆固醇等沉积在血管的内壁,导致血管变窄以及血液循环的中断。
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在心血管疾病当中,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中风被认为是引起年轻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血液循环障碍没有得到治疗,将会导致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在严重的情况下,导致不同的疾病和死亡。因此,对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防止被认为比治疗更为重要。虽然目前使用临床的心血管疾病药物,但这些药物昂贵并可能引起不同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的组合物。
本发明同样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血管健康的组合物。
本发明同样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同样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血管健康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同样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促进血液循环的健康食品组合物。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促进血管健康的健康食品组合物。
技术方案
本发明在总体上提供一种包含豆类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该提取物通过低浓度,低级醇或其馏分进行提取。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改善血液循环上具有优越的效果,并有效地用于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改善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不同浓度大黄豆提取物的血小板凝聚抑制作用。
图2展示了口服大黄豆提取物的凝血抑制作用。
图3展示了长时间口服大黄豆提取物的凝血抑制作用。
图4展示了不同浓度大黄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馏分的血小板凝聚抑制作用。
图5展示了口服大黄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馏分的凝血抑制作用。
图6概要展示了大黄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馏分的分离和提纯过程。
图7~9展示了针对大黄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馏分进行的血小板凝聚检测结果。
图10展示了不同浓度大黄豆提取物的最终提纯乙酸乙酯馏分与不同浓度的腺苷对血小板凝聚的影响的比较结果。
图11展示了不同浓度的大黄豆提取物对血小板凝聚的影响的测定结果。
图12展示了不同浓度的腺苷对血小板凝聚的影响的测定结果。
图13展示了经过或未经大黄豆提取物治疗时,因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引起的磷脂酰丝氨酸(PS)暴露的程度。
图14展示了经过或未经大黄豆提取物治疗时,因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引起的的微泡(MV)产生的程度。
图15展示了经过或未经大黄豆提取物治疗时,因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引起的凝血酵素产生的程度。
图16和17展示了用不同浓度的大黄豆提取物治疗后,前凝血酶时间(PT) 和部份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结果。
图18比较了分别用大黄豆提取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时的出血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对豆类的在先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豆类中分离和提纯具有药物学活性的有效成分,而对豆类本身的药物用途的研究却不充足。此外,一般使用的提取方式为使用高浓度有机溶剂。
豆类提取物包含许多还未被认识的成分,其中某些成分对人体展现出有用的药理作用。与天然产品或草药提取所使用的普通方法不同,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获得一种使用低浓度,低级醇作为提取溶剂的豆类提取物,这种豆类提取物比使用高浓度有机溶剂来提取的豆类提取物展现出更高的抗血栓形成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未经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