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链路HARQ操作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8226.2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奕;蔡志军;詹姆斯·沃马克;安德鲁·马克·厄恩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B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harq 操作 | ||
背景技术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用户代理”和“UA”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指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手持或膝上计算机以及具有通信能力的类似设备。这种UA可以包括设备及其相关联的可移除式存储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UICC包括订户标识模块(SIM)应用、通用订户标识模块(USIM)应用、或可移除式用户标识模块(R-UIM)应用。可替换地,UA可以包括不具有这种模块的设备本身。在其它情况下,术语“UA”还可以指具有类似能力但不可携带的设备,如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或网络设备。术语“UA”还可以指可以为用户终止通信会话的任何硬件或软件组件。此处,术语“用户代理”、“UA”、“用户设备”、“UE”以及“用户节点”还可以同义使用。
随着通信技术演进,已经引入了更先进的网络接入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提供先前不能提供的服务。这种网络接入设备可以包括:作为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等效设备的改进的其他系统和设备。这种先进的或下一代设备可以被包括在演进无线通信标准(如,长期演进LTE)之中。例如,LTE系统可以包括演进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络(E-UTRAN)节点B(eNB)、无线接入点、或类似的组件而不是传统的基站。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接入节点”指无线通信系统的任何组件,如传统基站、无线接入点、或LTEeNB,这种组件创建了发送和接收覆盖的地理区域,允许UA或中继节点接入系统中的其它组件。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硬件以及软件。
术语“接入节点”不是指“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是无线网络中的被配置为扩展或增强由接入节点或另一中继节点所创建的覆盖的组件。接入节点以及中继节点都是可以存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组件,以及术语“组件”和“网络节点”可以指接入节点或中继节点。应当理解的是,依赖于其配置以及布置,组件可以作为接入节点或中继节点工作。然而,组件仅仅在需要接入节点或其它中继节点的无线覆盖来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其它组件时才被称为“中继节点”。此外,可以顺序使用两个或多个中继节点来扩展或增强由接入节点所创建的覆盖。
在UA、中继节点以及接入节点之间运送数据的信号可以具有频率、时间以及编码参数以及可以由网络节点指定的其它特征。这些元件中任意元件之间的、具有此类特征的特定集合的连接可以被称为资源。此处,术语“资源”、“通信连接”、“信道”、“通信链路”在这里可以同义使用。网络节点通常为每个UA或在任何特定时刻与之进行通信的其它网络节点建立不同的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现在参考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详细说明的简要说明,其中,类似的参考数字表示类似的部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包括中继节点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来自和去往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间线的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来自和去往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间线的图;
图4是来自和去往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间线的备选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备选实施例的、来自和去往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间线的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备选实施例的、来自和去往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间线的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MBSFN子帧和对应ACK/NACK子帧的映射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NACK的使用的多个时间线的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避免来自中继节点的上行链路传输和来自UA的上行链路传输之间的冲突的技术的多个时间线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来自和去往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间线的图;
图11示出了适于实施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的处理器以及相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首先,虽然以下提供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实施,然而可以使用任意数目的当前已知或存在的技术来实施所公开的系统和/或方法。本公开决不限于以下所述的包括本文所示意和所描述的示例设计以及实施在内的示意实施、附图、以及技术,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等效的全部范围内进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8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