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各种采集和分发方式支持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6286.0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兵;张鹏;高云超;王业奎;陈越;虹·希瑟·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容 分发 网络 提供 各种 采集 方式 支持 系统 方法 | ||
此专利申请已于2010年10月8日提交编号为61/249,848、标题为“为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各种采集和分发方式支持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案,以及于2010年7月8日提交编号为US12/832828、标题为“为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各种采集和分发方式支持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非临时申请案,本文将引用上述申请案以作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与计算机网络有关,尤其是用于为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各种采集和分发方式支持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
互联网协议(IP)路由原本是专为主机对主机通讯而设计的。但是,时至今日,大部分的互联网流量都是用于内容传播。基于对视频流等内容的需求的不断上升,使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使用日渐艰难,尤其是讲求时效性和带宽密集型流量的内容,例如音频流和视频媒体内容。
在一个互联网内容分发网络中,已摄取媒体内容可能会针对不同的音频编码及视频编码和不同类型的媒体客户端(例如计算机、电视机和移动手持设备)而分为不同的文件格式。一般情况下,这些类型不同的媒体客户端对媒体文件格式、编码和比特率等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高清电视系统和手机相比,前者对图像分辨率、媒体文件大小和比特率等方面的要求都高得多。一般而言,不同的分发方式需要有不同的内容副本,原始服务器上会存有多份内容副本,这些副本又会缓存在内容分发系统的边缘服务器上。
但是,多份媒体文件的存在会使网络流量提高和系统性能降低。例如,在存在多份媒体文件的情况下,缓存失效率会提高,使得指定大小的缓存只能够储存较少的视频。站在用户的角度,这会导致流媒体间歇性中断。
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改善流视频内容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按照实施例,计算机服务器的操作方法应包括流媒体数据接收。流媒体数据包含内容片断和媒体说明文件,而媒体说明文件包含元数据,用于描述内容片断。方法还包括将内容片断储存在缓存中。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计算机服务器操作方法包括接收源媒体内容和处理源媒体内容,以产生内容片断和用于描述内容片断的媒体说明文件。内容片断和媒体说明文件采用统一的格式。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服务器系统包含输入端口、缓存和处理器。处理器从输入端口接收流媒体数据,其中流媒体数据包含内容片断和媒体说明文件,而媒体说明文件包含用于描述内容片断的元数据。处理器还会将内容片断存储在缓存中,将缓存中的多个内容片断结合起来,生成符合特定配置的流媒体内容,并将符合特定配置的流媒体内容传输到媒体客户端。
下文将大致列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以便使以下发明的详细说明更易懂。后文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额外功能和优势,本发明的专利申请主题便是由它们组成。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应深知,本文所透露的概念和指定实施例可被用作为修改或设计与本发明拥有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或流程的基础。上述技术人员还应认识到,这些等效结构并不违背追加申请中阐述的发明的精神和范畴。
附图简介
为提供更完整的实施例见解及其优势说明,现为以下说明提供参考信息,请参阅与其相对应的附图,其中:
图1演示了实施例内容分发系统;
图2演示了在实施例媒体摄取阶段的实施例媒体预处理流;
图3演示了实施例视频格式;
图4演示了实施例音频格式;
图5演示了实施例媒体说明模板;
图6演示了实施例媒体数据存储方式;
图7演示了实施例视频片段格式;
图8演示了实施例音频片段格式;
图9演示了实施例边缘服务器媒体存储方式;
图10演示了实施例文件容器格式;以及
图11演示了在实施例中安装一个文件的示例。
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下文将详细讨论多种实施例的制备和使用。但这应理解为,本发明提供许多适用的发明概念都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指定场合中实施。所讨论的指定实施例只是演示本发明的指定利用和使用方法,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本文将根据本发明在为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各种摄取和交付方式支持的指定场合、系统和方法中的实施例而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能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通讯系统和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6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