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2650.6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赫尔曼·范德维特;扬维伦·鲍克纳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NPK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已知手推童车的弊端是,在使用期间所述手推童车经常是不稳定和/或难以折叠。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通过围绕足够稳定以连接到前轮(多个前轮)的轴折叠框架,手推童车在使用时是稳定的,并且可以折叠成紧凑的体积。
发明内容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通过使具有前轮(多个前轮)的中央框架轴轴向地运动,可以更加紧凑地折叠手推童车。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在使用期间,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保持以稳定的方式伸出。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容易提升中央框架轴,以便可以折叠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一只手通过提升中央框架轴来解锁并随后折叠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竖直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向下滑动,可以减小已折叠的手推童车的长度。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折叠后轮的轮辐也减小竖直支撑件的延伸长度。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手推童车的长度在上侧部和在下侧部同时减小。
依照一个实施例,手推童车或手推车是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推童车或手推车。以这种方式,这种同步是刚性且稳定的,以便以稳定的方式定位能够轴向运动的零件。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于附图,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将更加详尽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竖放在地面上的手推车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手推车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手推车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手推车的透视正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手推车在朝向地面折叠竖直支撑件期间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在折叠之后放置在地面上的图1的手推车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在提升中央框架轴之后图1的手推车的透视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折叠;
图9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将中央框架轴的轴向运动和竖直支撑件的轴向运动联结起来的联结件;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示出了竖放在地面上并且处于可以支撑儿童座椅33(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的适当位置的手推车。第一竖直支撑件9和第二竖直支撑件12分别支撑儿童座椅33的侧部,并且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在下侧支撑儿童座椅33。第一框架8设有两个围绕中央框架轴16安装的第一框架环形件22,第二框架13也设有两个围绕中央框架轴16安装的第二框架环形件21,使得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可以围绕中央框架轴16铰接。中央框架轴16可以在如图1-4中所示的下部位置和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上部位置之间轴向地运动通过环形件21和环形件22。在中央框架轴16的下部位置处,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固定在它们侧向地延伸的适当位置。在中央框架轴16的上部位置处,如图7和图8中所示,通过围绕中央框架轴16旋转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所述第一框架8和所述第二框架13可以朝向彼此折叠。
如图8中所示,框架8和框架13的每一个都具有销29,所述销29与中央框架轴16上的凸轮表面23相配合,以便限制围绕中央框架轴16的旋转。在截面图8b中示出的下部位置,凸轮表面23使框架8和框架13不能旋转,并且将框架8和框架13大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中。如截面视图8c所示,在中央框架轴16位于下部位置和上部位置之间的半途的情况下,凸轮表面23使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能够在受限角度内转动。在如截面图8d所示的中央框架轴16的上部位置,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可以在约90度的范围内旋转,使得在框架轴16向上运动到上部位置之后,所述第一框架8和所述第二框架13可以抵靠彼此折叠。凸轮表面23成形为使得中央框架轴16向下轴向地运动迫使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13运动到侧向延伸位置,并且进一步运动将它们锁定在这个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PK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NPK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2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