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22176.7 申请日: 2010-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2439062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藤本信贵;冈本匡史 申请(专利权)人: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G64/32 分类号: C08G64/32;C08G64/02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丁香兰;孟伟青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脂肪 聚碳酸酯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而容易地制造金属催化剂的含量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

背景技术

工业革命后,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由此建造了现代社会,但另一方面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由于森林破坏等环境破坏而助长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地球暖化的原因被认为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等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因而减少大气中对地球暖化贡献率高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是极其重要的,全球正在进行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限制、固定化等各种研究。

其中,井上等人发现的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聚合反应作为承担着解决地球暖化问题的反应被期待,不仅从化学上的二氧化碳的固定的方面考虑,而且从作为碳资源的二氧化碳的利用的方面考虑,正进行着积极的研究(参见非专利文献1)。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金属催化剂,提出了下述物质:二乙基锌和具有多个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参见非专利文献2);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利用机械粉碎处理手段使氧化锌和脂肪族二羧酸接触而得到的含锌固体催化剂(参见专利文献1);使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钙等金属氢氧化物等、与间苯二甲酸等二羧酸、和丙酸等单羧酸反应而得到的金属有机酸盐(参见专利文献2);使锌化合物、脂肪族二羧酸和特定量的脂肪族单羧酸反应而得到的含锌固体催化剂(参见专利文献3);等。

但是,这样使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进行聚合反应而制造脂肪族聚碳酸酯时,所述金属催化剂会残留于所得到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内,以包含这样的残留金属催化剂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作为原料所制造的二次制品的经时稳定性或耐候性可能会受损。因此,作为预防金属催化剂残留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例如,提出了使用无机酸除去残留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参见非专利文献3)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47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2-151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0273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acromolecular Syntheses,Vol.7,p.87(1969)

非专利文献2:高分子論文集(高分子论文集)、Vol.62,p.131(2005)

非专利文献3: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Vol.40,p.1542(200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利用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使用无机酸除去残留金属催化剂的方法时,由于使用溶解于非水溶性的溶剂中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溶液和无机酸的水溶液进行分液精制,因此不仅操作烦杂,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存在需要庞大的费用用于该废液处理等问题。另外,从制造设备的方面考虑,也需要进行转换为可使用无机酸的设备等对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而容易地制造金属催化剂的含量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反应的聚合工序;和利用表面活性剂对所述聚合工序中得到的该聚合物进行处理的工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人发现,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聚合工序之后,进行利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的工序,从而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而容易地制造金属催化剂的含量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反应的聚合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精化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精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2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多元环碳酸酯树脂及其常压下制备方法与应用-201710339537.4
  • 瞿金清;王彩;陈荣华 - 华南理工大学;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5-15 - 2019-08-20 - C08G64/3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环碳酸酯树脂及其常压下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以酸酐、多元醇、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氯醇树脂,进一步与碳酸氢盐在催化剂和CO2气氛下合成多元环碳酸酯树脂。本发明中环碳酸酯树脂的制备无需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常压下即可反应,工艺和设备简单,反应时间较短,原料易得。制备的环碳酸酯树脂挥发性低,基本无毒,并且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用其与多元胺合成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介质性得到了较大提高,耐介质渗透性也大大降低,且合成过程不受水分的影响,有望成为一种代替传统聚氨酯的性能良好的绿色环保材料。
  • 聚碳酸酯多元醇组合物和方法-201380039478.9
  • 杰伊·J·法默 - 沙特阿美技术公司
  • 2013-05-24 - 2018-04-20 - C08G64/32
  • 在一方面,本公开涵盖用于使C02与环氧化物共聚合的聚合系统,其包括1)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金属配位化合物,所述金属配位化合物具有永久性配体组和至少一种充当聚合引发剂的配体,以及2)链转移剂,其具有能够引发环氧化物与C02共聚合的一个或多个位点,其中所述链转移剂含有一个或多个掩蔽的羟基。在第二方面,本公开涵盖使用本发明聚合系统来合成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在第三方面,本公开涵盖聚碳酸酯多元醇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合物链具有高百分比的一OH末端基团、高百分比的碳酸酯键并且具有羟基末端基团的基本上所有聚碳酸酯链不具有嵌入的链转移剂。
  • 一种二氧化碳储集材料的快速合成方法-201410578343.6
  • 张建斌;郭波;赵天翔;李强;李立华;沙峰;张飞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2014-10-24 - 2017-09-29 - C08G64/32
  • 本发明是基于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并快速合成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的方法。该法以廉价的乙二胺和乙二醇类多元醇为主体系,添加少量水,面向各种类型的脱硫烟道气、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原料气中的CO2,快速、高效的合成固态CO2SM,经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处理后,经过滤、真空干燥得到CO2SM粉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以‑CO3‑的形式储存大量CO2,室温下较为稳定,能用作化学肥料以及超细CaCO3的合成原料,还可加热获得高纯CO2并再生体系。由于其对CO2具有捕集快速、储存量大、再生性能好以及合成成本低廉等优势,可极大地促进CO2捕集、储集及利用技术的发展,同时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进而推动该新型储集材料在CO2捕集与利用技术、化学肥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 一种低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201510604339.7
  • 刘宾元;马凯;王立伟;白晴;杨敏 - 河北工业大学
  • 2015-09-21 - 2015-12-02 - C08G64/3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元醇的结构式如下。该多元醇由双酚类或多酚类做链转移剂制备,可将芳环基团引入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使得其呈现了不同于先前专利和文章报道的链结构,拓宽了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制备所需链转移剂的范围。本发明采用了制备方法简单、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锌-钴双金属氰络合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保证了反应具有高产率、低成本以及较高的碳酸酯单元含量。
  •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201080022176.7
  • 藤本信贵;冈本匡史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2010-05-06 - 2012-05-02 - C08G64/3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而容易地制造金属催化剂的含量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本发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反应的聚合工序;和利用表面活性剂对所述聚合工序中得到的该聚合物进行处理的工序。通过本发明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可以容易地提供金属催化剂的含量少的高纯度的脂肪族聚碳酸酯。
  •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聚合的反应装置-200920129242.5
  • 王富生;文秋红;赵亚 -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2009-01-06 - 2009-11-11 - C08G64/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聚合的反应装置,主要包括储气罐、气体净化装置和压力釜,所述储气罐通过调节阀门与气体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气体净化装置通过加料阀与压力釜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装置压力釜前连接一个气体净化装置,实现对原料气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杂质和水分的去除,从而保证了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个原料气的反应在与外界隔绝状况下进行,避免了外界杂质和水分对整个聚合反应的影响。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