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和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0900.2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宝诸知史;原口洋一;小林一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1/26;B21B39/08;B21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钢板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和钢板的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冷却介质的排水性优异的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用作汽车用途、结构材料用途等的钢材要求具有优异的强度、加工性、韧性这样的机械特性。为了综合性地提高这些机械特性,有效的做法是使钢材的组织微细化。因此,大量摸索了用于获得具有微细的组织的钢材的制造方法。而且,通过实现组织的微细化,即使减少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也能制造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的高强度热轧钢板。
作为组织的微细化方法,公知如下方法,即,在热精轧的特别是后段期间内,在高压下进行轧制而使奥氏体晶粒产生大的变形,提高位错密度,从而谋求冷却后的铁素体晶粒的微细化。此外,从抑制奥氏体的重新结晶、再生而促进铁素体相变的观点出发,在轧制后的尽量短的时间内将钢板冷却至600℃~700℃的做法是有效的。即,设置能在热精轧后继续比以往快地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使轧制后的钢板骤冷是有效的。并且,在上述这样地使轧制后的钢板骤冷时,为了提高冷却能力,增加向钢板喷射的每单位面积的冷却水量即流量密度是较佳的。
但是,当上述这样地增加冷却水量、流量密度时,由于供水和排水的关系,使在钢板的上表面上滞留的水(滞留水)增加。另一方面,在钢板的下表面侧,下表面引导件与钢板之间的滞留水增加。这种滞留水是在钢板的冷却中使用过的水,想要尽可能快地排出该滞留水,将来自冷却喷嘴的供给水提供给钢板而确保冷却能力。另外,滞留水是水层,因此该水层若较厚,则成为阻力而有时使来自冷却喷嘴的水不能有效地到达钢板。此外,滞留水自钢板的中央部朝向钢板的端部流动,越靠近钢板的端部,该滞留水的流速越快,因此当滞留水的量增加时,钢板板宽方向上的冷却不均的程度加重。而且,在滞留水的量增加过多时,由上表面引导件上的滞留水产生冷却喷嘴前端被水淹没。
如上述那样,在热精轧后尽可能早地且进行骤然冷却是有效的,所以优选从热精轧机的最终轧机的工作轧辊之后紧接着进行冷却。即,对存在于热精轧机列的最终轧机的壳体的内侧的钢板喷射冷却水而进行冷却。进行这样的冷却的技术被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29871号公报
被喷射到钢板上表面侧的冷却水中的大多数冷却水沿钢板的宽度方向移动,落下到下方而被排出。可是,在热精轧机列的最终轧机的壳体内侧的钢板的输送轧制线的两侧方,配置有该壳体的竖立设置部。因此,在冷却水喷射到最终轧机的壳体内侧的情况下,壳体的竖立设置部成为壁,有时妨碍冷却水的排水。此外,有时排水会碰撞侧壁,移动到上方的一部分的冷却水(排水)滞留在上表面引导件之上,淹没冷却喷嘴的前端。在被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记载有提高上表面引导件的排水性能的技术。可是,为了提高冷却性能而进一步使用了大量的冷却水的情况下,提高自钢板侧方的排水性也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在热轧钢板制造线中,排水性优异的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和钢板的制造方法。
以下,说明本发明。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提供一种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而解决上述课题,该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包括热精轧机列和配置在该热精轧机列的最终轧机的下工序侧、且能够对在输送辊上所输送的钢板进行冷却地设置的冷却装置,其中,最终轧机具有用于保持工作轧辊的壳体,壳体具有竖立设置的一对竖立设置部,冷却装置包括:多列的上表面冷却喷嘴列,其沿着所输送的钢板的输送方向配置,该上表面冷却喷嘴列具有能够对所输送钢板的上表面喷射冷却水的冷却喷嘴;多列的下表面冷却喷嘴列,其沿着所输送的钢板的输送方向配置,该下表面冷却喷嘴列具有能够对所输送钢板的下表面喷射冷却水的冷却喷嘴;上表面引导件,其配置在所输送的钢板的上表面侧,冷却装置中的靠近最终轧机侧的端部配置在最终轧机的壳体的一对竖立设置部之间,设均匀冷却宽度为W[m]、该均匀冷却宽度的端部和壳体竖立设置部之间的平均间隙距离为Wsw[m]、重力加速度为g[m/s2]、均匀冷却宽度中的平均水量密度为Qq[m3/(m2·s)]、由Wsw、以及上表面引导件和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平均距离即h[m]决定的值为C,在Qq>0.08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0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γ-变形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密码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