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纳米纤维过滤介质从流体样品除去微生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17401.8 | 申请日: | 201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M·科兹洛夫;W·莫亚;G·特卡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利波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02 | 分类号: | A61L2/02;A61L2/00;B01D39/1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于辉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纳米 纤维 过滤 介质 流体 样品 除去 微生物 | ||
1.从液体样品中除去微生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包含微生物的液体样品,
b)提供多孔的包含纳米纤维的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的微生物对数下降值(LRV)大于约8,孔隙率为约80%-约95%,液体渗透率大于约300LMH/psi,其中所述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约10nm-约1,000nm,和
c)使所述包含微生物的液体样品通过所述过滤介质,由此完全截留微生物。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滤介质的平均流量起泡点为1-100psi,该平均流量起泡点是采用异丙醇测定的。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滤介质的厚度为约1μm-约500μm。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包含纳米纤维的过滤介质通过选自电纺和电吹的方法制得。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是细菌。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是支原体。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包含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聚酰亚胺、脂肪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聚砜、乙酸纤维素酯、聚醚砜、聚氨酯、聚(脲氨酯)、聚苯并咪唑、聚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胺、聚(氧化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基丁烯)、及它们的共聚物、衍生化合物或混合物。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包含脂肪族聚酰胺。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包含聚合物的混合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纤维位于多孔支持体上。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支持体包含选自以下物质的一层或多层:纺粘无纺物、熔喷无纺物、针刺无纺物、水刺无纺物、湿法无纺物、树脂粘合无纺物、织造织物、针织织物、纸、及它们的组合。
12.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在用≥1 109x cfu/mL的拉氏无胆甾原体进行挑战试验后,当所述过滤介质可被验证产生无菌流出液时,所述过滤介质完全截留支原体。
13.多孔的纳米纤维过滤介质,其微生物LRV大于约8,所述过滤介质用于完全截留从通过所述过滤介质的液体样品除去的微生物,所述过滤介质包含:
包含纳米纤维的基材,其中所述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约10nm-约1,000nm,并且所述基材具有:
i)约80%-约95%的孔隙率,和
ii)大于约300LMH/psi的液体渗透率。
14.权利要求13的过滤介质,其厚度为约1μm-约500μm。
15.权利要求13的过滤介质,其还具有:
iii)1-100psi的平均流量起泡点,该平均流量起泡点是采用异丙醇测定的。
16.权利要求13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包含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聚酰亚胺、脂肪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聚砜、乙酸纤维素酯、聚醚砜、聚氨酯、聚(脲氨酯)、聚苯并咪唑、聚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胺、聚(氧化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基丁烯)、及它们的共聚物、衍生化合物和混合物。
17.权利要求13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包含脂肪族聚酰胺。
18.权利要求14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包含纳米纤维的基材通过选自电纺和电吹的方法制得。
19.权利要求14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纳米纤维位于多孔支持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利波尔公司,未经米利波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74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光纤连接器的模具
- 下一篇:网络上的对象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