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科用探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9646.6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中楯健一;胡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A61C3/02 | 分类号: | A61C3/02;A61B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用探针,其用于在牙科治疗用机头中将由光纤传送的激光引导到被照射位置。
本申请以2009年3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052093号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始提供以牙齿的龋齿去除、象牙质去除、牙釉质切除等牙齿的硬质组织的处理为对象的牙科用激光治疗装置。
用于牙科用激光治疗装置的激光机头具备将从光纤射出的激光引导到治疗部位(被照射位置)的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优选为具有适合牙齿的治疗部位、治疗方式的形状以及构造,并且能够冷却被激光照射的患部,除去蒸散物。
因此,已知如下的激光机头:是具备将由光纤传送的激光引导到被照射位置的探针的激光机头,其具有在探针的射出端附近喷射水的注水管和在探针的射出端附近喷射气体(空气)的供气管,并且探针以探针前端部分的形状是使从光纤射出的激光射出方向相对于激光机头的轴倾斜的方式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246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用于牙科治疗时,为了除去牙齿的硬质组织而照射功率强的激光。另一方面,因为探针的前端部中使光纤的前端部弯曲,所以会产生如下问题:即,因光纤的弯曲损耗导致一部分的激光向光纤的外侧泄露,该泄露的能量转换为热,从而使探针前端部的温度上升。若探针的前端部的温度上升,则患者会受到探针前端部的强热而有可能感到不舒服。另外,探针前端部的温度上升显著时,有可能因探针前端部的侧面与口腔、牙龈等接触而引起烫伤。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提供可以防止前端部的温度上升的牙科用探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牙科用探针,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牙科治疗用激光机头中将由光纤传送的激光引导到被照射位置,其中,牙科用探针的前端部由多腔管以及光纤形成,上述多腔管在内部形成有水通道、空气通道以及供光纤插通的管道,上述光纤插通于上述管道,并且,所述光纤具有设置在包层(Clad)外周上的树脂覆盖层和设置在上述树脂覆盖层外周上的金属覆盖层,所述树脂覆盖层由折射率比上述包层的折射率低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
本发明的牙科用探针中,上述树脂覆盖层的折射率优选为比纯石英的折射率小0.04以上。
根据本发明,树脂覆盖层是由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小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所以能够在光纤中作为第2包层起作用,抑制因弯曲损耗导致的激光的泄露。由此,可以防止探针温度的上升。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牙科用探针的一例的正面图。
图1B是该牙科用探针的除去前端部的部分的背面图。
图1C是表示该牙科用探针的前端部的图,是沿图1A的S-S线的截面图。
图2是图1A~1C所示的牙科用探针的沿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具备图1A~1C所示的牙科用探针的激光机头的构成例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应予说明的是图2以及图3中,省略探针前端部11的中间部地表示牙科用探针。
如图1A~1C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牙科用探针10,其前端部11由多腔管30及光纤20形成,在多腔管30的内部形成有水通道31、空气通道32以及供光纤20插通的管道33,光纤20插通于管道33,并且,光纤20具有纤芯21以及包层22、和设置在包层22外周上的树脂覆盖层23以及设置在树脂覆盖层23外周上的金属覆盖层24,树脂覆盖层23由折射率比上述包层22的折射率低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
光纤20的纤芯21和包层22可以由石英系光纤、聚合物包层光纤、氟化物光纤、硫属玻璃光纤等各种光纤来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纤芯直径比一般的通信用光纤的纤芯大(例如纤芯直径为400μm)的大口径光纤。本发明中,不仅大口径纤维,还可以应用传像纤维(多芯光纤)、聚合物包层纤维这样的传送能量用光纤,对纤维的种类、构造没有特别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