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持器、滚动轴承、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及注塑成型用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8974.4 | 申请日: | 201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岛津英一郎;早川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38 | 分类号: | F16C33/38;B22C9/22;B22D17/00;B22D17/22;F16C33/41;F16C33/44;F16C33/46;F16C33/49;F16C3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滚动轴承 制造 方法 注塑 成型 模具 | ||
1.一种保持器(14、24),在滚动轴承(1、2)中对滚动体(13、23)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14、24)由镁合金构成,
所述保持器(14、24)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型,
在所述注塑成型时,因包含液相的所述镁合金合流而形成的包含空隙的区域即合流区域朝所述保持器(14、24)的外部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14、24),其特征在于,
所述镁合金含有铝、锌及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14),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14)具有梳型形状。
4.一种滚动轴承(1、2),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构件(11、12、21、22);
多个滚动体(13、23),该多个滚动体(13、23)是与所述轨道构件(11、12、21、22)接触而被配置的;以及
保持器(14、24),该保持器(14、24)将所述滚动体(13、23)保持成能自由滚动,
所述保持器(14、24)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14、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轴承(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轴承(1、2)被用于将机床(90)的主轴(91)支承成能相对于以与所述主轴(91)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构件(92)自由旋转。
6.一种保持器(14、24)的制造方法,该保持器(14、24)在滚动轴承(1、2)中对滚动体(13、23)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加热镁合金来产生液相的工序;
通过将产生液相的所述镁合金注塑至包括型腔部(61、61A、61B)的模具(60),该型腔部(61、61A、61B)具有与所述保持器(14、24)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使用所述镁合金来填充所述型腔部(61、61A、61B),从而将所述镁合金成型为所述保持器(14、24)的形状的工序;以及
将由成型为所述保持器(14、24)的形状的所述镁合金构成的所述保持器(14、24)从所述模具(60)中取出的工序,
在将所述镁合金成型为所述保持器(14、24)的形状的工序中,因包含液相的所述镁合金合流而形成的包含空隙的区域即合流区域朝所述型腔部(61、61A、61B)的外部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器(14、24)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镁合金含有铝、锌及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器(14)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14)具有梳型形状。
9.一种注塑成型用的模具(60),在保持器(14、24)的注塑成型中使用,该保持器(14、24)由镁合金构成,并在滚动轴承(1、2)中保持滚动体(13、23),其特征在于,包括:
型腔部(61、61A、61B),该型腔部(61、61A、61B)具有与所述保持器(14、24)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以及
浇道部(62),该浇道部(62)与所述型腔部(61、61A、61B)连接,并具有朝所述型腔部(61、61A、61B)供给所述镁合金的浇口部(62A),
所述型腔部(61、61A、61B)包括供从所述浇道部(62)的浇口部(62A)朝所述型腔部(61、61A、61B)供给的所述镁合金合流的区域即焊接区域(65),
所述注塑成型用的模具(60)还包括溢出部(66),该溢出部(66)与所述型腔部(61、61A、61B)的所述焊接区域(65)连接并对到达所述焊接区域(65)从所述型腔部(61、61A、61B)溢出的所述镁合金进行存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成型用的模具(6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浇道部(62)中,所述浇道部(62)与所述型腔部(61、61A、61B)的边界面即浇口部边界面的面积比与所述浇口部边界面相邻并与所述浇口部边界面平行的面的截面积小,
在所述溢出部(66)中,所述溢出部(66)与所述型腔部(61、61A、61B)的边界面即排出部边界面的截面积比与所述排出部边界面相邻并与所述排出部边界面平行的面的截面积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9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区块辅助对焦的方法
- 下一篇:热烟组合式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