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6297.2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博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浜 |
主分类号: | G05D16/06 | 分类号: | G05D16/06;F16K17/30;F16K31/165;F16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其中,阀芯能够落座于与导入高压的流体的阀室相面对的阀座,该阀芯与阀壳之间夹设环状的密封部件,并且该阀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阀壳配合,背压室与所述阀室之间由所述密封部件隔绝开,该背压室以与所述阀芯的位于所述阀座的相反侧的端部相面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阀壳内,比所述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被导入所述背压室,与比所述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相应地动作的压力从动部件与所述阀芯连结。
背景技术
另外,在减压阀中,借助产生于阀座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压力差,对阀芯作用轴向的力。这里,供给到减压阀的流体压力始终恒定的话,借助所述压力差而作用于阀芯的力是恒定的,能够将减压后的流体压力保持为恒定压力。不过,在将贮留在容器中的流体供给到减压阀的情况下,随着容器内的流体余量改变,对减压阀的流体供给压力也发生变动。在该种情况下,随着容器内的流体余量(流体供给压力)的变动,产生于阀座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压力差也发生变动,作用在阀芯的力发生变动,减压后的流体压力也发生变动。因此,由专利文献1等已知如下的CNG(压缩天然气)用减压阀:对于能够落座于与阀室相面对的阀座的阀芯,使该阀芯的位于阀座相反侧的端部与被导入比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的背压室相面对,环状的密封部件将所述阀室与背压室之间隔绝开,通过将该环状的密封部件夹设于阀壳和阀芯之间,从而使借助流体压力而作用于阀芯的轴向的力平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7859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阀芯的阀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设于阀壳的引导孔配合,将阀室与背压室之间隔开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夹设于所述阀轴的外表面与引导孔的内表面之间。
另外,为了使作用于阀芯的轴向的力平衡,需要使夹装于阀芯和阀壳之间的密封部件的密封直径与阀芯落座于阀座时的座直径大致相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也是设定成使密封部件的密封直径与座直径大致相同。
但是,在CNG用减压阀中,虽然即使是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也不会发生问题,然而对于使压力比CNG低的LPG(液化石油气)燃料减压的减压阀,为了使减压后的LPG燃料确保为必要量,需要将阀座的直径即座直径设定得较大。在该情况下,需要将密封直径也同样设定得较大,为了避免发生阀芯的歪斜和卡住,一般来说要使引导阀芯的引导孔的直径即引导直径与阀芯的滑动部的长度的比(滑动部的长度/引导直径)在某个恒定的值以上,而原样不变地应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公开结构的话,引导直径与座直径的增大相应地增大,因此需要加长滑动部的长度,从而导致减压阀的大型化。
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阀,即使座直径增大,也能够将阀芯的滑动部的长度设定得较小,从而能够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减压阀,阀芯能够落座于与导入高压的流体的阀室相面对的阀座,该阀芯与阀壳之间夹设环状的密封部件,并且该阀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阀壳配合,背压室与所述阀室之间由所述密封部件隔绝开,该背压室以与所述阀芯的位于所述阀座相反侧的端部相面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阀壳内,比所述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被导入所述背压室,响应于比所述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而动作的压力从动部件与所述阀芯连结,该减压阀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壳设有引导孔,该引导孔的直径比所述密封部件对所述阀芯的密封直径小,所述阀芯同轴地具有引导部,并且该引导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引导孔配合。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引导孔和收纳孔同轴地设于所述阀壳,所述引导孔的靠所述阀室相反侧的端部成为封闭端从而该引导孔形成为有底状,所述收纳孔的直径比该引导孔的直径大并且所述收纳孔经由环状阶梯部而与引导孔的开口端相连,所述阀芯具备:大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环状阶梯部之间形成大径背压室,并且该大径部被收纳于所述收纳孔且与所述收纳孔的内表面之间夹设所述密封部件;以及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引导孔配合且与所述引导孔的封闭端之间形成小径背压室,比所述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被导入大径背压室和小径背压室。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阀壳设有用于将比所述阀座靠下游侧的流体压力导入到所述大径背压室的背压导入通路,在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引导孔的内表面设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引导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连通路,该连通路将所述大径背压室与所述小径背压室之间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浜,未经株式会社京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6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炊事用具总成
- 下一篇:扬声器振膜和包含该扬声器振膜的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