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3779.2 | 申请日: | 201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中康弘;大上聪克;大久保幸治;高谷幸悦;铃木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其中,使用极化的电磁体使接触机构运动。
背景技术
对于这种电磁接触器,已知有一种电磁接触器,其包括壳体、电磁装置、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和互锁杆,电磁装置具有穿入线圈架(coil frame)的固定铁芯和与固定铁芯相对的、以便能够连接和能够分开的可动铁芯,在该线圈架内缠绕有线圈,该可动架与电磁装置平行设置、沿返回方向由弹簧偏置并与可动铁芯平行运动,互锁杆使可动铁芯与可动架连接,其中,在可动铁芯被吸引到固定铁芯的状态下使可动铁芯沿磁极打开方向偏置,而在可动铁芯未被吸引到固定铁芯的状态下不接触的弹簧被设置在线圈架上(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UM-6-86245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中,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由返回弹簧沿返回方向弹簧偏置,当电磁装置处于非通电状态时,通过返回弹簧,并在此状态下通过将电磁装置置于通电状态中并使可动铁芯吸引到固定铁芯来使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返回,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经互锁杆连同可动铁芯的运动可抵住返回弹簧运动,但沿与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的返回方向相对的方向的运动通过由电磁装置的通电产生的使可动铁芯吸引到固定铁芯的力来实现,在设置在电磁装置内的弹簧的弹簧力加上返回弹簧的弹簧力的组合弹簧力的作用下,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沿返回方向返回到一预定距离,且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通过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最终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触头可动架可靠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有必要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且当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时,也有必要增加电磁装置的电磁吸引力,这意味着未解决的问题在于尺寸上总体增加的构造。尤其是,因为触头通过压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内的弹簧而沿接触方向偏置设置,当在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没有产生接触的b触头时没有特定的问题,但当有大量b触头时,除了也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外没有其它选择。
当在装备有触头的可动架这样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有产生接触的大量b触头时,则在直流电磁体的情况下,吸力和载荷(接触载荷)之间的关系必须使得在当可选择的输入电压为Von时的吸力下,输入被施加,且在当释放电压为Voff时的吸力下,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即释放是可能的。因此,如通过图19中的折线特征线L0所示,接触载荷位于在输入电压为Von时由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1表示的吸力与在释放电压为Voff时由释放吸引特征曲线L2表示的吸力之间,但当被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1表示的吸力在一个部分被超出时,有必要增加由电磁体产生的拉力的裕度。同样,当仅由返回弹簧来提供远至磁极打开位置的返回时,载荷的初始压力必须总是0(gf)或更多,从而无论触头的构造是什么类型都可以释放到底,且存在载荷不可避免的增长的未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在注意到迄今为止已知的例子的未解决的问题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而无须增加返回弹簧的弹簧力的电磁接触器。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迄今为止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励磁线圈的电磁装置和具有返回弹簧的接触机构被平行设置,且电磁装置和接触机构通过驱动杆被连接,其中,电磁装置构造成包括具有磁回路的极化电磁体,极化电磁体包括产生吸力的永磁体,当励磁线圈未通电时该吸力使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且至少当接触机构运动到磁极打开位置侧时无间隙地与另一个接触,且接触机构在磁极打开位置附近的返回力由永磁体的吸力来提供。根据该构造,当使接触机构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时,在开始返回时,通过返回弹簧的弹簧力来开始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接触机构还通过使用永磁体的吸力最终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这意味着可以可靠地来实现返回到磁极打开位置,且可以减少返回弹簧的弹簧力。
同样,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驱动杆固定到电磁装置,且驱动杆的自由端与可动触头支承件接触,该支承体通过构成接触机构的返回弹簧被偏置到磁极打开位置侧,且在可动触头支承件可运动的任一方向上无间隙。
根据此构造,当驱动杆被固定到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任一个,且驱动杆的自由端与电磁装置或接触机构中的另一个接触,而在可动触头支承件可运动的任一方向上无间隙时,可以将由电磁装置的永磁体的吸力引起的驱动力经由驱动杆可靠地传递到可动触头支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光度计以及具备光度计的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