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浇筑立管或套管预留洞混凝土的承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9151046.8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江;张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4 | 分类号: | E04G15/04;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浇筑 套管 预留 混凝土 承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浇筑立管或套管预留洞混凝土的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装预留多采用结构施工埋设预留洞,立管或套管固定后再补浇筑预留洞与立管或套管间混凝土的方法。较多的处理方法是底面设托板用铁丝或螺杆吊拉托板,浇筑混凝土后截断铁丝或螺杆,或抽出螺杆,这样做影响防水效果,形成渗透通道,且操作复杂,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浇筑立管或套管预留洞混凝土的承托装置,采用该承托装置浇筑预留洞混凝土,防水效果能够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浇筑立管或套管预留洞混凝土的承托装置,包括装卡在所述立管或套管外圆上的托板,所述托板是由两个半圆环形板形成的圆环板,所述托板下面固接有与所述立管或套管外圆固接的卡箍结构。
所述卡箍结构是由所述两个半圆环形板在内圆处和交接处均设有的垂直向下延伸的卷边板形成的,所述两个半圆环形板交接处的卷边板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固接。
所述圆环板的外径比所述立管或套管预留洞的外径至少大1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在托板下设与立管或套管固定的卡箍结构,以立管或套管为依托,无需增加承托件,预留洞浇筑混凝土后,防水效果显著提高;采用在托板内圆和交接处设卷边板的结构,方便安装,能克服托板整体变形不牢固的缺陷,装卸方便,可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定型化制作,安装拆卸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1、托板,2、卷边板,3、螺栓,4、螺母,5、套管,6、混凝土,7、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浇筑套管预留洞混凝土的承托装置,包括装卡在套管5外圆上的托板1,托板1是由两个半圆环形板形成的圆环板,托板1下面固接有与套管5外圆固接的卡箍结构。
上述卡箍结构是由上述两个半圆环形板在内圆处和交接处均设有的垂直向下延伸的卷边板2形成的,上述两个半圆环形板交接处的卷边板通过螺栓3和螺母4固接。
上述圆环板的外径比套管5预留洞的外径应至少大100mm。
上述承托装置可推广用于向立管预留洞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中。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
1)制作上述承托装置:
根据立管或套管直径大小,用3mm厚钢板剪裁成两个半圆环形板,两个半圆环形板拼接后形成圆环形托板1,圆环形托板1的内径同立管或套管外径,也可以略小5mm,外径超过预留洞边不小于50mm。
使用3mm厚,100mm高,长度为半圆环形板内径弧长的钢板,根据半圆环形内径弯卷制成半圆环形板在内圆处的延伸板。两个半圆环形板交接处的延伸板长度为半圆环形板内外半径之差。每个半圆环形板在内圆处和交接处对应焊接向下延伸的上述延伸板,形成与半圆环形板固接的连续卷边板2。两个半圆环形板上的卷边板2构成与立管或套管固定的卡箍结构。
2)上述承托装置的施工方法:
先安装立管或套管5并进行固定,校正合格后将上述承托装置的托板1紧靠混凝士楼板7底面,两个半圆环形板卡套在立管或套管5上,在卷边板2上穿装螺栓3,拧紧锁母4。完成托板1的固定,预留洞可以进行混凝土6的浇筑。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151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阻尼减振支架
- 下一篇:一种有定位带的充气式助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