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蛙鞋有效
申请号: | 201029068023.0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泽明 |
主分类号: | A63B31/11 | 分类号: | A63B31/11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蛙鞋,特别是一种改进的蛙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潜水游泳用的蛙鞋尽管外形及结构多种多样,但是一般均由鞋体和蹼体等部分组成。然而现有的这些蛙鞋,其蹼体部分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如蹼身上表面中部为凸起设计,蹼底为平面设计等,令蛙鞋在水中使用时存在推进力与推进效率不足及不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脚部等缺点,尤其是推进力与推进效率的不足,更是现有蛙鞋值得改进的一个重点。为此不少人采用在蹼体上设置活动片体,以通过活动片体的摆动来达到增进蛙鞋的推进力的目的,但是其大都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脚负担重,所以也难以满足广大潜水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既可有效提高游泳时的推进力与推进效率、使用省力,而且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的改进的蛙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蛙鞋,包括鞋本体及与鞋本体连接的蹼体,其特点是所述蹼体的中部设有稍向上拱的导水凹槽,其中该导水凹槽与上述鞋本体的前端相连并向蹼体的前端延伸,其下方形成可增加蹼体底部吃水量的凹位。
为令使用者在水中游泳时更省力,上述导水凹槽为前小后大的三角流线凹槽,且该凹槽的前端开有导流口。
为使本实用新型在水中使用时能有效避免由于蛙鞋弯折而导致碰伤使用者脚梁的事件发生,上述蹼体的前端做成内凹弧形结构。鞋本体和蹼体的优选方案采用由软硬适中的TPR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蹼体的中部设置稍向上拱的导水凹槽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使用者在游泳前进或潜水向下(人是趴着的)时,既可通过该导水凹槽的凹入设计而有效提高游泳时的推进力与推进效率,同时又能通过该凹槽两侧边形成的凸筋对蹼体中部的强度加强作用而有效避免由于蛙鞋弯折过多导致碰伤使用者脚梁的事件发生,更好地保护使用者的脚部,使用安全。同时由于该导水凹槽的下方正好在蹼体底面形成凹进结构,该凹进部分不仅使得鞋子重量更轻,而且当使用者在潜水上升或是游泳停顿踩水(人是直立的)时,因水通过凹进部分吃水更多而加大了阻力,使得蛙鞋下方的水对其推进的反作用力更大,因此每次踩水的时候会比没有凹进设计的蛙鞋更省力,且上升力量更大。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简易、生产成本低。由于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将上述导水凹槽设为前小后大的三角流线凹槽及在凹槽的前端开有导流口的结构,使用者在往前游泳时水在三角流线凹槽部分被吃进后,通过运动会向细口的导流口排出而形成近似后排水系统,使得水流在同样的阻力下,一小部分转化成使用者前进的动力,所以使用者游泳时更省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游泳时推进力好、使用省力、安全,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潜水或游泳领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蛙鞋,包括鞋本体1及与鞋本体1连接的蹼体2,为使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又能有效提高游泳时的推进力与推进效率及使其使用省力,所述蹼体2的中部设有稍向上拱的导水凹槽21,其中该导水凹槽21与上述鞋本体1的前端相连并向蹼体2的前端延伸,该导水凹槽21下方在蹼体2的底部形成可增加吃水量的凹位23。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使用者在游泳前进或潜水向下时(此时人是趴着的,鞋面朝下),由于该导水凹槽21的凹入设计使得水与蛙鞋鞋面的接触面增大,从而相应增大了水对蛙鞋的阻力和提高了游泳时鞋面下方的水对其推进的反作用力,有效提高游泳时的推进力与推进效率。同时又因该凹槽21两侧边形成的凸筋22对蹼体2中部的强度加强作用而有效避免由于蛙鞋弯折过多导致碰伤使用者脚梁的事件发生,更好地保护使用者的脚部,使用安全。并且该导水凹槽21部分在吃水后,通过运动会向后方排出而形成近似后排水的系统,使得水流在同样的阻力下,一小部分转化成使用者前进的动力,所以使用者使用时会更省力。同时由于拱出蹼体2上表面的导水凹槽21的下方正好在蹼体2底面形成凹进部分23,该凹进部分23不仅使得鞋子重量更轻,而且当使用者在潜水上升或是游泳停顿踩水时(人是直立的,鞋底朝下),因水通过凹进部分23吃水更多而加大了对鞋底的阻力,相应地增大了踩水时蛙鞋下方的水对其推进的反作用力,因此每次踩水的时候会比没有凹进设计的蛙鞋更省力,且上升力量更大。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简单地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蹼体2的上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了可增加吃水量和提高推进力的凹型导水流系统,使其能更省力的运动,也就是说减轻重量的同时,加大阻力,让使用者在向前游时能更省力游出相对更远的距离和在原地漂浮时上升力量更大。为使其使用更省力,上述导水凹槽21为前小后大的三角流线凹槽,且该凹槽的前端开有导流口25。因此使用者在往前游或下潜时水在三角流线凹槽部分被吃进后,运动时更易向细口的导流口25处排出而形成近似后排水系统,所以使用者游泳时更省力。为使本实用新型在水中使用时能有效避免由于蛙鞋弯折而导致碰伤使用者脚梁的事件发生,上述蹼体2的前端为内凹弧形结构24。上述鞋本体1和蹼体2由软硬适中的TPR材料制成。上述蹼体2的两侧边稍向中间窝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使用省力、安全,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潜水或游泳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泽明,未经蔡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068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