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水深孔起爆网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4234.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杰;于洪潮;许伟章;张超;林荣杰;冯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106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起爆 网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爆系统,特别是一种水下爆破中所使用的起爆网路。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爆破中,由于存在水流、水压和风浪的影响,再加上水中环境复杂,使得起爆网路连接比较困难,因此造成起爆网路的可靠性、准爆性较低。为了提高起爆网路的准爆性,现行的水下爆破起爆网路多采用非电起爆网路,利用非电导爆管自身的强度抗击水流、水压、风浪对起爆网路的影响。然而,这种非电起爆网路存在导爆管易变形和拉长的缺点,导致起爆网路的准爆性和可靠性仍然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抵抗水流、水压和风浪影响的水下起爆网路,具有可靠性、准爆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水深孔起爆网路,包括:
药柱,其具有多个,安装于已在水底礁石中钻好的相应的深孔中;
雷管脚线,其与多个药柱对应,从药柱中引出,上端伸出水面;
起爆雷管,其位于水面外,从药柱中引出的雷管脚线连接到该起爆雷管上;
以及
防护绳,所述防护绳与雷管脚线并行设置,其一端与药柱捆绑在一起,另一端与起爆雷管捆绑在一起,且每隔一定距离将防护绳与雷管脚线绑扎在一起,使得每一小段的雷管脚线处于松弛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护绳与雷管脚线之间进行绑扎的距离是1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绳与雷管脚线之间使用防水胶布进行绑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起爆网路中设置有防护绳,所述防护绳与雷管脚线并行设置,其一端与药柱捆绑在一起,另一端与起爆雷管捆绑在一起,且每隔一定距离将防护绳与雷管脚线绑扎在一起,使得每一小段的雷管脚线处于松弛状态,在整个爆破过程中,由防护绳承受水流、水压和风浪的冲击力和拉力,而雷管脚线不受力,确保了整个网路的安全可靠,可准确进行爆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水深孔起爆网路,包括:
药柱1,其具有多个,安装于已在水底礁石中钻好的相应的深孔中;
雷管脚线2,其与多个药柱1对应,从药柱1中引出,上端伸出水面;
起爆雷管3,其位于水面外,从药柱1中引出的雷管脚线2连接到该起爆雷管3上;
以及
防护绳4,所述防护绳4与雷管脚线2并行设置,其一端与药柱1捆绑在一起,另一端与起爆雷管3捆绑在一起,且每隔一定距离将防护绳4与雷管脚线2绑扎在一起,使得每一小段的雷管脚线2处于松弛状态。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起爆网路中设置有防护绳4,所述防护绳4与雷管脚线2并行设置,其一端与药柱1捆绑在一起,另一端与起爆雷管3捆绑在一起,且每隔一定距离将防护绳4与雷管脚线2绑扎在一起,使得每一小段的雷管脚线2处于松弛状态,在整个爆破过程中,由防护绳4承受水流、水压和风浪的冲击力和拉力,而雷管脚线2不受力,确保了整个网路的安全可靠,可准确进行爆破。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深水深孔等复杂工程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绳4与雷管脚线2之间进行绑扎的距离是1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绳4与雷管脚线2之间使用防水胶布进行绑扎,即方便快捷,又能有效节约成本。
在大连港港池整治工程、大连新港水下炸礁工程及大连新港基坑开挖等工程均为深水炸礁工程,水深多在30 m以上,最高水位时水深高达34.0m 以上(包括超钻深度)。在深水、急流、大浪、潮差、紊流等特差海况环境下,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总计布置移动船位爆破500多次,使用炸药800t,雷管63000发,完成深水炸礁49.3万m3,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工程直接成本降低5%,网路的准爆率达到了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