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机纳米晶微反应合成放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91313.3 | 申请日: | 2010-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栾伟玲;万真;付红红;袁斌霞;杨洪伟;涂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4/00;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谈顺法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纳米 反应 合成 放大 装置 | ||
1.一种无机纳米晶微反应合成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给样系统、微混合系统、反应系统和收集容器;所述的给样系统由储液容器(1)与微量注射泵(2)相连构成,由至少两组给样系统通过微流注射泵(2)的出口管道汇合接入Y-型三通(3)与微混合系统相连;在所述的微混合系统中,一个磁力搅拌器(5)与带有磁力微棒(6)的微型储液容器(4)相连,微型储液容器(4)的顶端连接缓冲腔(7)的进口,缓冲腔(7)的四个出口分别连接四根微型管(8),并通过微型管(8)与反应系统相连接;所述的反应系统包括一个管式炉(9),一根四孔刚玉管(10)沿管式炉轴线方向,固定于管式炉(9)的轴心位置,刚玉管(10)表面开孔,微型热电偶(11)插入刚玉管(10),刚玉管(10)具有四个内孔(14、15、16、17),管式炉(9)两端由两个隔热块(12)密封,四根微型管(8)从管式炉(9)的一端分别进入刚玉管(10)的四个孔内后,从管式炉(9)的另一端伸出分别与四个收集容器(1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纳米晶微反应合成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管(8)为当量内径0.3mm~0.9mm的内表面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毛细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纳米晶微反应合成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孔刚玉管(10)的四个内孔(14、15、16、17)是以刚玉管(10)的轴心对称分布的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13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