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云台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0841.7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7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曹亮;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新技术(惠州)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3 | 分类号: | H04N5/33;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进行红外测距的云台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监控是安全监控领域中最为广泛的监控方式。摄像监控系统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摄录,监控人员无需实地巡逻即可通过显示设备来监视现场情况,一名监控人员能够对多个监控场所同时进行实时监控。摄像监控系统监控的视频信息,一般是通过安装在监控场所的监控终端来获取的,监控终端中的摄像机采集现场的画面并将其送回控制中心,供监控人员进行监控,具有直观显示、实时性强等特点。
但是,摄像机捕捉的视频信息均为二维信息,一般只能观察到监控对象,而无法对摄像机与监控对象的距离进行判断,此时监控人员只能根据经验来判断目标的远近。但是,在某些特殊场景下,监控人员难以判断监控对象与摄像机的距离,这样就给精确监控带来了困难。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红外测距的云台摄像机, 以解决现有摄像机不能实现对监控目标进行测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云台摄像机内设置有红外测距模块,所述红外测距模块与云台摄像机内的DSP模块相连。
所述的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红外测距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电路、红外接收模块电路和测距模块电路,测距模块电路分别与红外发射模块电路、红外接收模块电路连接。
所述的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测距模块电路包括多谐波震荡电路、脉冲计数电路和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多谐波震荡电路、脉冲计数电路和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依次连接;
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电路、红外接收模块电路和DSP模块分别与多谐波震荡电路连接。
所述的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与所述DSP模块连接。
所述的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还与云台摄像机的液晶显示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云台摄像机内置红外测距模块,既可以满足用户对定点监控目标的距离测量,也可以满足对移动监控目标的距离测量。为用户对监控目标与监控环境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提供了方便,同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监控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云台摄像机中红外测距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领域中应用红外测距方法的一种云台摄像机,利用摄像机内置的红外测距模块,对现场监控目标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在摄像机机体上的液晶显示模块上显示测量的结果,同时将测量数据通过摄像机内部数据传输模块,实时叠加在视频画面上,监控人员可以在远程监视器中直接读取监控目标距离的测量结果。该方法实现简单,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监控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云台摄像机内设置有一个红外测距模块,利用红外信号遇到障碍物反射的原理,进行障碍物远近的检测。红外测距模块电路利用高频调制的红外线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产生的相位移推算出光束往返所需时间△t,从而根据D=C△t/2得到距离D。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由红外发射模块电路、红外接收模块电路、测距模块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测距模块电路由多谐波震荡电路、脉冲计数电路、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组成。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的多谐波震荡电路与摄像机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多谐波震荡电路还分别与红外发射模块电路、红外接收模块电路和脉冲计数电路连接,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与脉冲计数电路、DSP模块连接。所述DSP模块还与终端监视器连接,将测距结果叠加在视频监控画面中。所述逻辑控制数据显示电路还与摄像机的液晶显示模块连接,将测距的结果在摄像机机身液晶屏幕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新技术(惠州)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新技术(惠州)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