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螺纹圆锥销起拔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9189.7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怡;唐虎生;张毅;张福华;李大伟;孙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圆锥 销起拔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螺纹圆锥销起拔工具。
背景技术
圆锥销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紧固件,一般与螺栓配合用于两个零件的连接。它垂直安装在两个零件的结合面靠紧后一起绞制的锥孔内。因为圆锥销和锥孔可实现无间隙配合,所以使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得到唯一固定。拆卸后重新装配,通过圆锥销可准确地恢复两个零件固定的相对位置。圆锥销的拆卸一般是用圆柱工具从其小段将其投出,对于装在不通圆锥孔或受零件结构限制无法从其小端投出的圆锥销,就采用内螺纹圆锥销,该圆锥销大端有螺纹孔,用相应的螺栓及垫板通过螺纹孔将圆锥销拉出。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1、根据两个零件结合的具体结构要配备相应的螺栓和垫板,以及转动螺栓的工具;2、因为内螺纹圆锥销的螺纹长度有限,螺纹直径较小,在拆卸过程中螺纹可能受到破坏;3、拆卸时间较慢,不适应较大批量内螺纹圆锥销的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螺纹圆锥销起拔工具,方便、快速拆卸内螺纹圆锥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螺纹圆锥销起拔工具,其包括起拔杆、握持部和拉头;所述拉头至少在一端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锥销,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起拔杆的底部,根据所要起拔的圆锥销的规格,配备不同规格的拉头;所述握持部套接在所述起拔杆上往复滑动,在所述起拔杆的顶部设有限制所述握持部继续滑动的限位块;使用时,握持部撞击限位块,利用惯性力起拔内螺纹圆锥销。
所述握持部为回转体结构,其两端部的直径大于其中部的直径。
所述拉头与所述起拔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起拔杆的底部设有螺纹孔,对应在所述拉头的与起拔杆连接的部位设有螺纹。
在所述起拔杆上底部还设有一限位块,所述握持部在所述两限位块之间区域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此种结构,根据内螺纹圆锥销的规格配备相应的拉头,使用时,握持部撞击限位块,利用惯性力起拔内螺纹圆锥销,能方便、快速的拆卸多种内螺纹圆锥销,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特别适合大批量内螺纹圆锥销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握持部;2、起拔杆;3、拉头;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螺纹圆锥销起拔工具,其包括起拔杆2、握持部1和拉头3;该拉头3至少在一端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锥销,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起拔杆2的底部,根据所要起拔的圆锥销的规格,配备不同规格的拉头3;握持部1套接在起拔杆2上往复滑动,在起拔杆2的顶部设有限制所述握持部1继续向上滑动的限位块4;使用时,握持部1撞击此限位块4,利用惯性力起拔内螺纹圆锥销。
而且此握持部1为回转体结构,其两端部的直径大于其中部的直径,这样便于握持,防止在使用时,握持部1从手中滑脱。
拉头3与起拔杆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起拔杆2的底部设有螺纹孔,对应在拉头3的与起拔杆2连接的部位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拉头3的切换。
在起拔杆2上底部还设有一限位块4,握持部1在两限位块4之间区域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根据内螺纹圆锥销的规格配备相应的拉头3,使用时,握持部1撞击限位块4,利用惯性力起拔内螺纹圆锥销,能方便、快速的拆卸多种内螺纹圆锥销,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特别适合大批量内螺纹圆锥销的拆卸。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