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IS变电站监控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8510.X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钟清;刘继权;高新华;谢善益;高雅;梁晓兵;陈炯聪;段新辉;赵永发;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is 变电站 监控 布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监控设备的布局结构,特别是涉及变电站中AIS变电站的监控设备的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AIS变电站内的配电装置采用空气绝缘,配电装置的母线裸露直接与空气接触,断路器可用瓷柱式或罐式,其特点是外绝缘距离大,点地面积大,但投资少,安装简单,可视性好,因此现有的大多数变电站使用的均是这类配电装置。现有的AIS变电站主要包括综合楼、泵房、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四部分,且通过十字的道路分隔设置在场地的四角,泵房内设有水池并设有与综合楼、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相连的电缆管道。目前,AIS变电站的监控设备和布局普遍较不合理,不仅不能有效地监控AIS变电站的实时视频,缺乏防止外来危险的措施,而且场地内的电缆管道也没有任何探测手段,经常出现电缆管道内的水溢出导致变电站生产设备浸水受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S变电站监控布局。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能够实现对AIS变电站的全方位监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AIS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AIS变电站监控布局,包括综合楼、泵房、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四部分,且通过十字的道路分隔设置在场地的四角,综合楼、泵房、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通过电缆管道相连,所述的综合楼、泵房、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设有高速球机;变电站的正门侧边设有三对红外对射探头,一对红外对射探头设置在正门两侧,另两对红外对射探头分别设置在正门侧边的直角侧和正门侧;在变电站的其它三侧边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红外对射探头。
上述的AIS变电站监控布局中,所述的泵房和综合楼之间的电缆管道内设有水浸探测器,综合楼和高压进线基站的电缆管道内也设有水浸探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综合楼、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设有高速球机,可以实现实时视频监控综合楼、警传室和高压进线基站的情况,同时在AIS变电站的四边设有红外对射探头,可以实时监控并警示外来侵入,实现对AIS变电站的全方位监控;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场地内的电缆管道内还设有水浸探测器,当电缆管道内的水浸没探测器1mm,水浸探测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水位调整,避免了电缆管道内的水溢出导致变电站设备浸湿受潮的危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对AIS变电站进行全方面监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AIS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AIS变电站监控布局,包括综合楼1、泵房2、警传室3和高压进线基站4四部分,且通过十字的道路分隔设置在场地的四角,综合楼1、泵房2、警传室3和高压进线基站4通过电缆管道5相连,所述的综合楼1、泵房2、警传室3和高压进线基站4设有高速球机5;变电站的正门侧边设有三对红外对射探头6,一对红外对射探头6设置在正门7两侧,另两对红外对射探头6分别设置在正门侧边的直角侧和正门侧;在变电站的其它三侧边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红外对射探头6;泵房2和综合楼1之间的电缆管道内设有水浸探测器8,综合楼1和高压进线基站4的电缆管道5内也设有水浸探测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