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IS变电站监控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8030.3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段新辉;刘继权;高新华;谢善益;高雅;梁晓兵;陈炯聪;赵永发;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7/01 | 分类号: | H02B7/01;H02B1/00;H04N7/18;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is 变电站 监控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监控设备的布局结构,特别是涉及变电站中GIS变电站的监控设备的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GIS变电站内的配电设备采用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优异的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气体,GIS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元件全部密封不受环境干扰、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方便、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安装迅速、运行费用低、无电磁干扰等优点。现有的110kV户外GIS变电站包括配电装配楼、高压进线基站、警传室和泵房四部分,且通过主干道分隔设置在变电站的两侧,在警传室与高压进线基站之间设有正门。目前,GIS变电站的监控设备选择和布局结构普遍较不合理,不仅不能有效地监控GIS变电站的实时视频,缺乏防止外来危险的措施,而且监控设备的投入成本较为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S变电站监控布局结构。本实用新型监控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结构合理,不仅能够实现对GIS变电站的全方位监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GIS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而且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变电站监控设备的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GIS变电站监控布局结构,变电站包括配电装配楼、高压进线基站、警传室和泵房四部分,且通过主干道分隔设置在变电站的两侧,在警传室与高压进线基站之间设有正门;所述的警传室的正门侧室顶设置有高速球机,配电装配楼的沿主干道一侧墙顶设置有主速球机,在高压进线基站中央也设置有高速球机;主干道的尾端也设置有高速球机。
上述的GIS变电站监控布局结构中,所述变电站的正门侧边设有三对红外对射探头,一对红外对射探头设置在正门两侧,另两对红外对射探头分别设置在正门侧边的直角侧和正门侧;在变电站的其它三侧边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红外对射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主干道的四个主要位置设置有高速球机,以较少的高速球机数量,形成一个严密的视频监控网,可以实现实时视频监控变电站;同时在GIS变电站的四侧均设有红外对射探头,可以实时监控并警示外来侵入,实现对GIS变电站的全方位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GIS变电站监控布局结构,变电站包括配电装配楼1、高压进线基站2、警传室3和泵房4四部分,且通过主干道5分隔设置在变电站的两侧,在警传室3与高压进线基站2之间设有正门6;所述的警传室3的正门侧室顶设置有高速球机7,配电装1配楼的沿主干道一侧墙顶设置有主速球机7,在高压进线基站2中央也设置有高速球机7;主干道5的尾端也设置有高速球机7。本实用新型在主干道的四个主要位置设置有高速球机,以较少的高速球机数量,形成一个严密的视频监控网,可以实现实时视频监控变电站。
变电站的正门侧边设有三对红外对射探头8,一对红外对射探头8设置在正门6两侧,另两对红外对射探头8分别设置在正门侧边的直角侧和正门侧;在变电站的其它三侧边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红外对射探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窗及其百叶片
- 下一篇:电力安全用具柜智能化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