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速单相异步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611.3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石全;王立云;杨海平;黄国荫;郑旺昌;郑七弟;薛瑞茂;卓立森;林义增;杨铃华;林杏光;刘辉;阮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福安市华微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04 | 分类号: | H02K17/04;H02K1/16;H02K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5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异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速单相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电动机大多采用双绕组变速,即所谓的变极变速,在同一个定子安放两种不同功率极数的绕组,当其中一套绕组工作时,另一套绕组不参与工作。对于两种转速相差不大时,变极变速就不能满足要求。并且这种变极变速由于采用两套绕组(即两个独立的电机绕组),所以电机具有成本较高,工艺较多,生产制造困难,低转速下功率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在低速情况下工作的新型的双速单相异步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双速单相异步电动机,包括有:前端盖2、风扇3、机体5、转子6、后端盖7;所述的前端盖2装设于机体5的左侧,所述的后端盖7装设于机体的右侧;所述的转子6装设于主轴8上,所述的风扇3装设于转子6的两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5装设有绕组定子铁芯4,位于转子6上方;所述的绕组定子铁芯4由定子铁芯41、绕组一42、绕组二43、调节绕组44组成;所述的调节绕组44嵌放于绕组一42与绕组二43之间,并连同绕组一42与绕组二43一起整体嵌放于定子铁芯41槽内。
当绕组通过交流电时,电机内部产生旋转磁场,此时的调节绕组与绕组的电流一致;没有产生与绕组相反的磁拉力,电机高速运转。
当绕组通过交电时,电机内部产生旋转磁场,此时调节绕组与绕组二43的电流相反,在电机内部产一个与绕组二43相反的电磁力矩,以降低绕组二43形成的电磁力矩,电机低速运转。
当改变调节绕组匝数,就会得到电机不同的额定输出转速和输出功率。实现电机的双速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绕组串联一组调节绕组,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因在两种转速下,所有绕组都参与工作,没有闲置绕组,因此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制造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绕组定子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速单相异步电动机,包括有:前端盖2、风扇3、机体5、转子6、后端盖7;所述的前端盖2装设于机体5的左侧,所述的后端盖7装设于机体的右侧;所述的转子6装设于主轴8上,所述的风扇3装设于转子6的两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5装设有绕组定子铁芯4,位于转子6上方;所述的绕组定子铁芯4由定子铁芯41、绕组一42、绕组二43、调节绕组44组成;所述的调节绕组44嵌放于绕组一42与绕组二43之间,并连同绕组一42与绕组二43一起整体嵌放于定子铁芯41槽内。
如图3所示:当绕组通过交流电时,电机内部产生旋转磁场,此时的调节绕组44与绕组一42的电流一致;没有产生与绕组相反的磁拉力,电机高速运转;当绕组通过交电时,电机内部产生旋转磁场,此时调节绕组44与绕组二43的电流相反,在电机内部产一个与绕组二43相反的电磁力矩,以降低绕组二43形成的电磁力矩,电机低速运转。
当改变调节绕组44匝数,就会得到电机不同的额定输出转速和输出功率;实现电机的双速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福安市华微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福安市华微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