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系统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6487.0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李新起;曹华;黄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非凡鸿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系统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特别涉及一种双系统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即房间空气调节器(room air conditioner),是一种用于给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提供处理空气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但在很多工作场所,例如:数据中心、通信机房、通信基站等,由于设备的特殊需求,需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这些机房在冬季还是需要提供冷量的,这样几乎就需要全年使用空调。而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室外温度很低,有充分的自然冷源可以利用,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降低空调能耗。目前采用的利用室外自然冷源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把室外新风引进机房,对机房设备进行降温,另一种是机房内热风与室外冷风通过隔离的换热器进行;采用热交换节能技术具有不影响机房内部洁净度、湿度,维护量低、隔绝室外腐蚀性气体进入机房等优点,在大量的机房进行了推广应用。热交换和空调系统共同组成机房的空气调节系统,来对机房的温度进行调节。不过要同时根据气候条件对两套系统进行控制,两套制冷系统如何协同工作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系统空调装置。利用使用地实际气候情况对空调的冷源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该空调包括:所述空调主要包括:制冷剂制冷系统、热交换制冷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制冷剂制冷系统与热交换制冷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对二者进行协调控制,制冷剂制冷系统和热交换制冷系统分别具有独立的进风和出风装置。
进一步,所述制冷剂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蒸发器、室风机和室外风机设置在同一机壳内。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制冷系统,包括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系统空调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压缩机制冷与热交换器换热的自动切换精准
系统有制冷剂制冷及隔离型热交换器换热两级制冷能力输出。根据环境温度和机房内热负荷情况,通过设定的温度和灵敏度控制机组各级制冷装置的启停,各级制冷装置的梯队运行,可实现最优的节能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综合节能。
2、无室外机被盗风险
智能隔离一体机将空调室内机、室外机、热交换器全部集中在室内,室外除两个通风口外无任何设备。避免了分体空调室外机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系统空调装置包括制冷剂制冷系统1和热交换制冷系统2,两个制冷系统与智能控制器3之间为电连接,并通过智能控制器3对两者进行协调控制。其中,制冷剂制冷系统1为普通的室内外一体机空调,主要包括压缩机11,蒸发器12、室内风机13、室外风机14和冷凝器15,该室内外一体机的内部结构与常用的室内外一体空调基本相同;例如:图1中所示在空调外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室内风机13,蒸发器12,冷凝器15,最下层设置有室外风机14和压缩机11;热交换制冷系统2主要包括:隔离型热交换器21、冷空气循环装置22和热空气循环装置23,冷空气循环装置22的作用为控制室外冷空气在隔离型换热器21中的循环,可将室外冷空气输入到隔离型换热器21中,并将由隔离型换热器21中排出的,经过换热后的冷空气排出到大气中去。热空气循环装置23的作用为控制室内空气在隔离型换热器21中的循环,不停的将室内热空气输入到隔离型热交换器21中,并将经由热交换器冷却的室内热空气输出到室内。制冷剂制冷系统1和热交换制冷系统2与分别具有独立的进风和出风装置。图1中所显示的制冷剂制冷系统1、热交换制冷系统2和智能控制器3是设置在一起的。在实际使用时,也可根据室内的具体情况,例如,空间较小、开孔问题、机房内部温度气流分布情况可将制冷剂制冷系统1、热交换制冷系统2分开来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非凡鸿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非凡鸿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X线防护舱
- 下一篇:一种将光风氢新能源系统作为供电源的电饭锅